廣州爛尾樓 九成已盤活
- 發佈時間:2015-04-11 09:04:5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爛尾樓曾是城市傷疤 一度達82座 專項小組一案一策強力整治助其重獲新生
叢生的荒草中,16條巨大羅馬柱環繞的豪華辦公樓;黃金地段上的現代化智慧寫字樓立項10多年,還只是停留在圖紙上,現場仍是積滿泥水的工地……
和國內很多城市一樣,在上世紀90年代廣州不少商業開發項目因資金鏈斷裂等原因,陷入停頓,成為一棟棟長滿青苔的“爛尾樓”,在繁華的鬧市中心,猶如一道刺眼的“瘡疤”。
解決爛尾樓問題,治愈城市傷疤,成為廣州歷屆政府高度重視的重點民生工程。市領導親自挂帥,兩次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進處置“爛尾樓”,在尊重歷史、依法依規的基礎上,分批逐個解開死結。廣州82座“爛尾樓”目前九成已經盤活,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成因:
資金鏈斷裂
是爛尾共性
據一位城建人士介紹,當時大批境外商人看好廣州的前景前來投資,一些本地投資商也瞄準發展機遇,紛紛購置土地進行房地産開發,廣州迎來了房地産開發熱潮,“有些開發商沒有資金實力,想借項目融資甚至空手套白狼,資金鏈斷裂是這些樓盤爛尾的一個共性。”
記者了解到,從化溫泉山莊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售,1996年曾首創“買別墅送洋房”,當時別墅報價約5000元/平方米,後銷售不理想,投資方撤資隨後爛尾;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開發商因資金鏈斷裂,現名為廣州中石化大廈的中誠廣場在外墻完成80%的玻璃幕墻後,施工單位被拖欠了數千萬元工程款後停工,該樓進入“爛尾模式”。
在海珠區昌崗路商業旺地,達鏢國際商務中心在盤活之前的名字叫“港澳江南中心”,這也是一座矗立了多年的爛尾樓。1993年奠基,蓋到29層時停工,隨後多次易手,多次改名,到2006年再次轉手後,又因資金鏈出現問題導致爛尾。
有人説,每一個爛尾樓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有些投資人為此斷送了生命,1995年,一位合作商從爛尾的港澳江南中心一躍而下,轟動一時。曾被稱為“中國第一爛尾樓”的中誠廣場將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原局長楊賢才拉下馬,曾風光奠基不久爛尾的海聯大廈也將廣東省統戰部原副部長徐裕年送進了監獄。每每遙望這一座座爛尾樓,不少經歷者都唏噓不已。
影響:有些拆遷戶至死也沒有回遷
2003年,剛從武漢一所高校畢業的劉蓮生對剛來廣州時看到的一幕城市“奇景”仍十分清晰。“一齣廣州火車站,在拐到環市路上,就看到一片荒草地裏有一幢高大宏偉、四四方方的建築。”“在廣州工作多年後,仍看到這個神秘的房子在原地,四週用高墻圍起來,像豪華的辦公樓,又沒有見到有人進去。”
這些爛尾樓,曾一度成為廣州“城市的瘡疤”和“環境的污點”。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這些爛尾樓大多集聚在中心城區,而且身置鬧市、旺地。以盤活前的萬菱匯為例,正好位於天河核心商圈,正佳廣場旁邊,可謂黃金地段;曾被稱為“中國最大爛尾樓”的中誠廣場,位於天河北路與體育西路交界處,周邊中信廣場、市長大廈、維多利廣場等皆是廣州商業重地,樓價高企。
“這些爛尾樓不僅影響周邊環境和城市形象,讓寶貴的經濟資源被閒置浪費,更重要的是導致大量的信訪個案出現,極易引發社會不穩定。”一位業內人士坦言,樓盤爛尾,最受影響的是原來居住在此的拆遷戶、購房戶,導致他們長期不能回遷安置,短的10多年,長的有20多年,“有安置戶甚至至死也沒有回遷到新樓裏,不少爛尾樓上拉起了幾十米長的白布黑字的橫幅,令人心痛。”
破解:列為重點工程 多部門通力合作
2002年,廣州市政府提出“消滅爛尾樓”的目標。2003年廣州市人大推出《關於儘快制定整治“爛尾樓”辦法的議案》實施方案的決議中提出,將解決和預防“爛尾樓”作為今後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市長陳建華兩次對“爛尾樓”作出批示,“爛尾樓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請建委成立專責小組牽頭,逐個項目分析,一案一策,加快盤活的進度。力爭做到老賬儘快清,新賬不再欠。規範城市建設和項目管理。”“啃下‘爛尾樓’這塊硬骨頭是依法行政、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舉措。”
據廣州市住建委負責人介紹,廣州兩次成立了廣州市處置“爛尾樓”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進。“有些爛尾樓召集了10多個部門,開10多次協調會,從早開到晚是經常的事情。”一位多次參與爛尾樓盤活項目的城建負責人告訴記者,廣州每座登記在冊的爛尾樓他幾乎都調研過,定好盤活方案,還要負責跟進落實,“建一座新樓容易,盤活一座舊樓很難”。
廣州市住建委負責人介紹,“爛尾樓”的成因非常複雜,既有企業內部原因,例如因資金鏈斷鏈導致停工、因企業破産導致爛尾等,也有企業外部的客觀原因,例如因債務糾紛被法院查封、因規劃調整難以實現經濟平衡等。要解開死結,必須厘清爛尾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盤活方案。
“每一座爛尾樓有共性,也有特性,要跳出舊思維,不能按常規出牌。”這位負責人還介紹,廣州盤活爛尾樓的經驗已經吸引了珠海等多個城市來“取經”,他總結,短期內盤活這些爛尾樓並非易事,“要先易後難,分批處理”,而且要多個部門通力合作。
全市一度有
82座“爛尾樓”
盤活了47座“爛尾樓”項目
正佳東方國際、麓景臺、京隆閣、帆影閣、僑康大廈等
正在盤活的項目
10個項目已進入施工或銷售階段
海聯大廈、名城商業廣場等
13個項目按程式辦行政報批手續
新濠大廈、東湖軒等
10宗已進入司法處置執行階段
富都大廈已拍賣完畢
富信廣場由新債權人盤活
……
通過企業重組自行盤活
中水廣場由大股東的上級公司三峽集團重組自行盤活,三峽集團同意儘快啟動程式,但進展較慢。
“這意味著,目前廣州市9成以上的爛尾樓得以妥善處理或者已經盤活,實屬不易。”一位城建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尚未盤活的項目屬於實實在在的‘硬骨頭’,存在法律關係和債權債務糾紛、項目手續不全、資料缺失及規劃調整等諸多歷史問題,盤活千頭萬緒。”廣州市住建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協調規劃部門主動列出集中在規劃報批階段項目的規劃審批難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協調各級法院加緊項目的司法處置,使項目能儘快進入行政報批和復工。
爛尾樓去哪兒了?
中誠廣場 爛尾9年
位於天河北路與體育西路交界處,是當年廣州巨無霸寫字樓在建項目,1992年動工後,不少港澳投資客瘋搶,價格在當時就已經飆升到每平方米3萬多港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該項目成為“中國第一爛尾樓”。據介紹,該樓債務糾紛複雜,15年間就此各類官司就打了300多場,幾經易手後,最終在2006年年中,中石化集團總公司以約100億元購入中誠廣場的一棟塔樓,正式將中誠廣場改名為“中石化大廈”。
合銀廣場 爛尾7年
1998年位於環市東路花園酒店旁的合銀廣場正式開工,命名為“大鵬國際廣場”,是“廣州環市路商圈首席寫字樓”,吸引了大量港資進入。金融風暴來襲,開發商大鵬地産棄合銀廣場,接手正佳,2002年該項目最終成為“廣州第二大爛尾樓”。
香港瑞安集團曾宣佈擬以13.88億元收購合銀廣場,2009年1月,瑞安集團突然宣佈放棄收購,合銀廣場盤活受挫。2009年年底, 大鵬地産籌足資金,再次讓合銀廣場復工,正式盤活,2011年年初正式開盤,並更名為正佳東方國際廣場,目前是廣州正佳集團旗下子公司之一。
帆影閣 爛尾7年多
帆影閣位於海珠區濱江西路130號,原由廣州市恒景房地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恒景公司)開發,2003年停工“爛尾”,2010年因債務糾紛部分房屋被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執行拍賣,由廣州市益丞江兆房地産有限公司(下稱江兆公司)競得,由其進行帆影閣的復建工作。
此後又因被執行人恒景公司不配合,買受人江兆公司不能辦理工程、水電、消防驗收以及辦理竣工驗收備案以及檔案歸檔等復建的相關手續,影響復建,102個購房小業主無法收樓和辦理房産證,引起小業主不滿陳情。
2010年,廣州市建委2次召開協調會,與各參會職能部門達成一致:從保護已購房102個小業主的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出發,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支援競得者儘快完善手續後復工,因海珠區法院已明確同意以江兆公司名稱辦理復建報建手續,由海珠區人民法院出具協助執行通知書給相關部門辦理。2010年6月12日,廣州市建委和廣州市調處辦又一次聯合召開“關於加快辦理帆影閣爛尾樓復建相關工作”的會議,確定了辦理復建報建手續的各個環節的協辦部門和辦理方式,使該問題得以最終解決。該樓盤現已經建設和驗收完畢,業主已入住和辦理房産證。
西場電子城 爛尾9年
西場電子城項目位於東風西路81號、中興橫地段,由廣州市荔鴻房地産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項目用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建築13層,總建築面積約23000平方米。
1995年,建設單位開始建設工程報建。2000年完成主體結構施工。2003年,因建設單位資金問題而停工,停工時完成主體建築結構及外墻,設備安裝和內部裝修未完工。2011年,荔鴻公司開始理順關係重新啟動項目。2012年,經廣州市處理爛尾樓專責小組協調,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對項目建築設計進行審查。其後,廣州市規劃局、荔灣區建設和園林綠化局分別批復建築設計和施工許可。現建設單位完善了申報手續,完成施工並進入預售。? (記者楊進 通訊員袁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