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促進出口:我們與企業同行

  • 發佈時間:2015-04-10 14:29: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調查:轉型升級聲聲急

  廣東經濟的起飛,源於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的發展,使廣東在全國經濟的排名中獲得了多項第一:吸收外資最多的省份,經濟總量最大的省份,外貿總額最大的省份,非農就業最多的省份……憑藉加工貿易的翅膀,廣東已初步達到了經濟起飛和工業化的目的。

  然而,入世以來,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廣東日益面臨進行産業結構調整、監管機制改革、區域協調發展及實現加工貿易落地生根等一系列深層問題。目前,廣東已進入了需要大力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

  廣東前期的加工貿易企業總體處於國際産業分工低端,技術含量不高,有其歷史和現實原因:廣東在發展加工貿易初期,經濟落後、技術水準起點低,但勞動力資源豐富,只能以自己的成本和資源比較優勢來參與國際分工,加工貿易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跨入新的世紀,廣東的加工貿易更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産業結構、外資來源結構、産品結構已不斷優化,加工貿易整體水準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廣東已初步達到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目的的今天,在面對一系列嚴峻問題的挑戰和背負沉重負面輿論壓力的今天,廣東人已深刻認識到:必須抓住時機,加速推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湯炳權對廣東繼續發展加工貿易的戰略性思路進行了闡述:建立加工貿易支援服務體系,提升其産業價值鏈,推動加工貿易區域協調發展,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作用,最終使加工貿易融入廣東整體工業體系,佔據國際産業分工鏈條的有利環節,推動廣東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洗禮:出口退稅調整

  從2010年7月15日開始,我國取消406個稅號産品的出口退稅。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的有銀粉、酒精、玉米澱粉,部分鋼材,部分有色金屬加工材,部分農藥、醫藥、化工産品,部分塑膠及製品、橡膠及製品、玻璃及製品,共六大類。結合上半年的政策軌跡,本次出口退稅的調整涵蓋了刺激政策退出、促進産業升級、平衡貿易順差以及迎接內需等多重含義。

  此次出口退稅調整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前期一般不大設涉及的農業、醫藥類産品也列入調整範圍。筆者認為,本次出口退稅的取消,是在經濟增長復蘇強勁,並已經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國家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逐步退出過程中的一步棋。本次出口退稅調整的另一個特點是涉及商品多是高耗能産業,因此期間對高耗能行業的調整比較明顯。在目前國際再生産再平衡時期,同時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中國産業調整和産業升級已經迫在眉睫。而本次取消退稅的産品基本上屬於需要淘汰和精簡的範圍,或是基礎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的産品種類。因而,促進産業升級是本次取消出口退稅的重要目的之一。

  熱議:傳統勞密出口

  當“中國製造”不再便宜,靠什麼維繫大量的海外訂單?這恐怕是備受全球性通貨膨脹困擾的外貿企業如今最想尋求的答案。2011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在討論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話題時直言,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如果能有所提高,便能夠消化眼下成本的增加。那麼,這種升級的空間有多大,路徑又在哪?時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毛蘊詩表示,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利潤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毛蘊詩表示,對於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升級路徑,以前的習慣性思維是向“微笑曲線”兩端研發和市場行銷方向延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台灣地區曾有上百家自行車企業轉移到大陸,留在台灣的企業則實現了整體的轉型升級,其平均出口單價達到300美元,這一數字是大陸自行車出口價格的6倍。

  時任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工藝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薛穎表示,“中國製造”已經從以前的地攤貨走向百貨公司和大賣場,實現了很大的進步,接下來需要將“中國製造”的品牌唱響世界,“這方面需要國家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導向。”

  突破:電子家電出口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電子家電行業抓住了全球産業轉移的歷史機遇,承接了世界電子家電製造業轉移的接力棒。

  機電商會會長張鈺晶指出:“我國電子家電行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區形成了完備的産業集群,中國也成為全球主要電子家電産品最大的生産和出口國。”但張鈺晶也指出:“儘管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中國電子家電行業在品牌國際影響力、核心技術掌握度、産業鏈話語權等諸多方面,還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間。”

  在外貿出口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電子家電行業作為市場化程度最深、國際化分工和競爭最深入透徹的行業,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實現轉型突破?

  對於這一問題,儘管各電子家電企業各顯神通,但最終仍落實在一個“變”字之上。

  業內人士稱,未來,電子家電的趨勢將更向環保化、智慧化、節能化等方向發展。相較于國際化運營的大開大閡,對於産品,企業則更重視提高産品的技術創新、增加附加值,以及更新的速度。

  敏感話題:稀土出口

  如果出口稅和出口配額真的取消,中國稀土産品該如何維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改變稀土“白菜價”出口的不利局面?分析人士認為,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完善收儲政策、推動集團整合的同時進一步落實研發工作。

  美國、歐盟、日本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的貿易爭端讓中國稀土行業又一次感受到了迫近的壓力——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如果中國不再上訴或上訴後終裁結果不變,中國將必須取消出口稅、出口配額等管理措施。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魏啟寧表示,除缺乏統一的、嚴格的産業政策,導致亂採盜採、人為走私等不良行為將整個産業格局拖入惡性迴圈外,國內稀土企業在科技研發、技術攻關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拖累我國稀土行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爬升的重要原因。“我的有色網”稀土研究員李青表示,六大集團若形成,國內有望建立新的稀土定價機制,國外客戶要採購中國産品,就可以由這幾個大的企業代表整個國內行業去談判並簽訂長期協議,與當前“一議一價”的方式相比,當然能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