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並購 教育企業排隊謀A股

  • 發佈時間:2015-04-10 09:15: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昂立教育之後 華圖教育也走借殼路

  4月8日,*ST新都發佈公告稱,擬100%收購華圖教育股權,控制人變更為華圖教育董事長易定宏。一旦獲批,華圖教育將成為繼昂立教育之後另一家借殼上市的教育企業。事實上,華圖教育、昂立教育,加上近期被洪濤股份控股的跨考教育以及正在謀求借殼的京翰教育,A股市場上的教育企業已然掀起一股並購上市潮。由於此前政策障礙,教育企業只能通過VIE結構去國外上市,如今政策鬆綁,在配套政策尚未出臺前,或將有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選擇並購重組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

  教育行業再現借殼案例

  繼昂立教育借殼新南洋成為教育第一股之後,A股市場上再出現欲借殼上市的案例。4月8日晚間,*ST新都發佈公告稱,已與華圖教育達成收購協議,擬以4.09元/股向易定宏等華圖教育股東發行股份收購華圖教育100%的股權,交易標的預估值為26.5億元。依此推算,此次收購共發行約6.48億股。

  在此之前,*ST新都主營酒店業務,公司控股股東為瀚明投資,實際控制人為郭耀名;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易定宏,其持有上市公司3.45億股,佔總股本30.99%,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易定宏、伍景玉夫婦。另外,華圖教育還需做出業績對賭承諾, 2015-2018年期間,利潤數分別不低於1.8億元、2.3億元、3.1億元及3.4億元,否則將以現金和股份的形式進行補償。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除了華圖教育以外,美股上市的安博教育已經出售了旗下的京翰教育,京翰教育或將通過並購重組的方式在A股借殼上市。另外,今年3月,洪濤股份以2.35億元收購跨考教育70%股份,跨考教育實現曲線上市。昂立教育、跨考教育、華圖教育、京翰教育等一系列動作表明,教育企業在A股市場上正掀起一股並購上市潮。

  政策鬆綁掃清上市障礙

  在昂立教育之前,A股市場並無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培訓企業,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教育屬於公益性事業,這決定了其非盈利屬性。因此,教育企業若想上市,往往捨近求遠,通過VIE結構遠赴美國。目前,在美上市的新東方、好未來、學大教育等近10家教育機構均是採取這種形式。

  “教育培訓行業與其他行業還不太一樣,具有比較鮮明的中國特色。舉個例子,在國外並不流行教育培訓,你向外國投資者講課外補習、公務員培訓等,他們不像在國內,一説都明白。”T.H.Capital分析師楊恒認為,國內外文化的差異,也導致著這些教育企業即使上市成功,後續表現也普遍難言樂觀。即使是教育培訓第一大企業新東方,其董事長俞敏洪也多次公開表示後悔上市。

  不過近年來,隨著政策的逐漸鬆綁,對於那些覬覦A股的教育企業來説,無疑看到了新的希望,昂立教育獲批上市,便釋放出這樣的信號。今年1月,政策更是出現歷史性突破,國務院通過了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明確對民辦學校實行分類管理,允許興辦盈利性學校,這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教育企業上市的最大法律障礙被掃清。

  並購上市短期或成常態

  相較于美股市場上的不景氣,教育企業一旦登陸A股,無論是在估值還是在市盈率上,都遠遠超過美股。以昂立教育為例,並購之前,新南洋的停牌價格為6.76元,受並購影響,股價一路飆升,如今已達45元左右,市值近120億元,市盈率超過200倍。反觀美股的新東方,儘管其規模量為昂立教育7倍以上,但市盈率卻僅為新南洋1/10。

  A股的大牛行情以及政策的開放,讓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紛紛把上市目標由海外調整到國內,卓越教育總裁唐俊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便明確表示,此前卓越教育的上市目標是美股,不過現在優選A股。另外,如巨人教育、滬江網等,也曾喊出過將在國內上市的口號。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那些曾經喊出過國內上市口號的教育機構,並未真正開始啟動IPO。相反,據了解,另有多家教育企業正意圖通過並購重組的方式登陸A股,這也意味著,至少在短期內,並購重組將成為教育企業曲線上市的主要途徑。“華圖教育一旦獲批成功,對於其他教育企業來説,無疑具有更大的借鑒意義。在相關配套政策沒有出來之前,教育企業想通過IPO上市,難度還是挺大的。”和君諮詢高級分析師侯瑞琦表示。(記者 李立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