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年人用藥 防止腎損傷

  • 發佈時間:2015-04-10 08:29:27  來源:瀋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牛鐵明,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腎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遼寧省三八紅旗手。從事腎內科臨床工作多年,發表相關專業性國家級論文十余篇,並承擔瀋陽市衛生局科研課題。專業方向為慢性腎臟病,終末期腎病的透析治療。

  隨著生活和醫療保健水準的提高,人口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社會老齡化日趨明顯,我國老齡人口(年齡大於65歲)的數量不斷增長。衰老使人體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尤其是腎臟的儲備功能逐漸下降,藥物、毒素損傷、感染、免疫異常以及其他器官的衰竭,都可以在結構和功能上對生理性衰老的腎臟産生明顯的衝擊,在一定誘因的觸發下,引起腎臟損害。因此,老年人用藥時一定需非常謹慎,避免由於藥物引起腎損傷。

  老年人腎臟代謝功能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腎臟的代謝和排泄功能明顯下降,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腎功能衰竭,腎臟是人體內藥物、毒物代謝和排泄的主要器官,有些藥物可通過許多方式對腎臟造成損害。

  老年人可能同時存在多種疾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這使得老年人發生腎損害的幾率明顯增加。近年來,因用藥不當引起急性腎損傷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

  當然,藥物不是毒藥,藥物傷腎也不會發生在每個人、每種藥物上。藥物引起腎損傷通常有兩種機制:一種是藥物直接的腎毒性;另外一種是通過個人對藥物的過敏反應。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身患疾病較多,用藥也相應增多,在用藥時一定要警惕腎損傷的發生。

  過量服藥可致慢性腎損傷

  不同藥物導致的腎損害,臨床表現各異,大致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腎損害兩大類。急性腎損傷最常見的是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可在發病後數小時或數日後出現,伴全身水腫,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等。化驗尿中可出現紅細胞、白細胞、蛋白尿,腎功能檢測提示血肌酐、尿素類急劇升高。

  長期過量使用某些藥物可導致慢性腎損傷,最早表現為夜尿增多、多尿、腰酸、乏力等非特異性症狀,伴有尿比重下降、蛋白尿、貧血、血肌酐、尿素氮類逐漸升高,直至腎臟萎縮,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老年人往往機體敏感性差,而且同時存在多種疾病,早期腎損傷的表現容易被忽略。值得一提的是,藥物引起的腎損害如果早期不能得到病人及醫生的及時注意,則可導致腎損害持續進展。

  避免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

  牛鐵明稱,避免老年人藥物性腎損傷的關鍵在於提高對藥物性腎損害的認識,合理用藥,防患于未然。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值得注意:掌握常見引起腎損傷的藥物,避免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嚴格掌握用藥指徵,避免濫用藥;注意用藥的劑量,儘量避免反覆、長期用藥,儘量避免同時使用腎毒性藥物;對老年人存在的基礎疾病及危險因素應及時發現並糾正;患有多種疾病、機體狀況較差及腎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應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用藥劑量;加強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用藥期間密切注意患者尿量、尿常規、腎功能等改變。如果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及並發癥時,應立即停藥並採取綜合治療措施。本報記者 樊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