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旅遊景區治亂 光“摘星”還不夠

  • 發佈時間:2015-04-10 03:29:1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梁建剛

  日前,國家旅遊局專項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全國44家A級景區被摘牌,9家5A景區被警告。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近年少有,媒體與各地管理部門紛紛跟進,掀起討論熱潮。

  關注者眾,原因或能有二。一是因為“實名制”點名批評,加上媒體跟進,畢竟關乎各地旅遊形象,也會影響地方旅遊經濟和相關産業;二是近年來遊客受的氣不少,被漲價、被強制購物、被縮減行程、被扔在山上、被擠得無可奈何……這回,監管的殺手锏終於來了,遊客中不乏“早該管一管”的同感。

  可是,已經過去一段時間,從涉及景區當地的媒體報道看,後續公佈跟進整改措施的寥寥,“摘星”的反響仿佛一粒石子扔進水裏,漣漪幾乎要漸漸消散。筆者翻查歷史記錄,原來“摘星”也不是第一次了……

  問題出在哪?景區真關心被摘星嗎?景區星級評定,準確説法叫旅遊景區品質評定標準。只關乎品質高低,又不是營業執照,不涉及能否經營,無關能否收門票。星有多少,可能對景區拿補貼,定門票價格、旺季時調價幅度有點影響,但要是遊客照樣不少,又能奈我何?

  一些地方管理部門真關心被摘星嗎?也不見得。被通報批評,面子上自然不好過,但景區還在,再説這一評定又不是終身制,大不了改過再來,甚至評個更高星級。

  從另一個更重要的角度看,遊客在選擇景區時,還有幾分關心星級?如今,大家出門多了,見多識廣,早已從單純觀光拍照向休閒旅遊、深度旅遊轉變,注重個人愛好與旅行體驗,要説瞄準幾星級景區才去的,估計越來越少。

  整頓旅遊市場的目的,是保護遊客權益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對旅遊行業來説,既然全行業都已向線上線下深度結合轉型,管理者可以借助網路,擴大消費者投票權,通過各個渠道形成壓力,敦促不合格的景點整改轉型;又或者學點網際網路思維,尋找景區痛點,讓違規成本大於景區可承受力;還可以考慮建立準入退出機制,凡摘星者若干年不可再評,徹底解決屢罰不改……當整個行業與遊客的消費選擇都在改變,如果僅有摘星的威懾,沒有與時俱進的配套跟上,這種管理思路可能就有簡單之嫌。

  看來,還是那道如何轉變政府職能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