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孩子吃手究竟該不該管?

  • 發佈時間:2015-04-10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看到寶寶吃手,不少家長都會擔心,怕手臟容易導致寶寶生病。尤其是家裏老人,往往強制性阻止寶寶吃手。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對孩子健康成長十分不利。請關注——

  “孩子3個月了,最近總是吃手,把整個手都放進嘴裏,還用手指抓來抓去,是要長牙嗎?”

  “寶寶最近開始迷上了吃手,而且比較嚴重,也開始流口水了,我看到有媽媽在寶寶手上涂上辣椒,這樣好嗎?”

  “孩子3歲了,為什麼還是吃手?是缺營養元素還是心理安慰?”……

  最近,有不少家長反映寶寶吃手的問題,對於初為父母的他們而言,很難理解寶寶為什麼會吃手,甚至到了四五歲還在吃手。而家裏幫助帶小孩的老人們,往往採取強制干預的辦法來阻止孩子吃手的習慣,貌似可以很快使問題得到解決。

  然而,這種強制性干預究竟是否合適?是否應該阻止寶寶吃手?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劉春陽,以期得到一個權威的解讀。

  小嬰兒吃手可促進大腦發育

  “其實寶寶到了兩個月之後開始吃手,是智力發育正常的表現,如果兩三個月了寶寶還不會吃手或者不能將手放到嘴裏,反而有可能存在問題。”劉春陽説,“當寶寶能把手放在嘴巴裏啃的時候,説明寶寶的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了。”

  事實上,寶寶從兩個月左右就開始認知世界了,神經系統的各種功能開始發育,小嬰兒的口唇觸覺神經比手指的觸覺發育更早,“口”對於2—5個月大的寶寶來説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過口來探索和體驗周圍的事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欲期”,他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這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吃手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和口腔功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八九個月的時候寶寶喜歡吃拳頭,拿出來放進去,樂此不疲。這對於口腔敏感過度(比如説不吃有顆粒感的食物或固體食物)的孩子有降低口腔敏感的作用;而對於口腔敏感度不夠的孩子有刺激提高口腔敏感度的作用,吃手對於孩子順利渡過口欲期有著雙向作用。”劉春陽指出,同時吃手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寶寶的情緒。有的寶寶在淺睡狀態時,會用吮手指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1歲以內吃手都是正常的,不用急於干預。”劉春陽説。

  不同階段吃手有原因可尋

  劉春陽指出,一般來説,大部分孩子到了八九個月的時候就不怎麼吃手了,但也有一部分孩子1—3歲的時候也在吃手,還有一部分甚至是四五歲還在吃手。

  “可能很多家長會擔心手不乾淨,或者把手吃的變形以及影響牙齒發育等,1歲以內的寶寶這些都不用過於擔心。這時候只要注意衛生,避免接觸外界病菌就可以。”劉春陽説,“而過了1歲以後,孩子有了更多的娛樂活動,就漸漸不會再吃手了,比如手裏會拿餅乾、玩具等,從而轉移了寶寶的注意力。有的孩子也會在犯困的時候吃手,但只要吃手不是很頻繁,就不用過於擔心。”

  劉春陽指出,如果1歲以後還頻繁吃手如白天晚上都吃手,就要考慮是否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感覺孤獨、無聊,家長對他關注的少、陪伴的少。孩子是否處在緊張、陌生或者有壓力的環境下等。

  劉春陽提醒,這時候如果長期過度吃手,手指就有可能會變形,同時還可能影響牙齒的咬合、導致手指破損、指甲脫落等,需要家長適當進行干預,比如多陪孩子玩、讓孩子手上有東西可玩,或者試探性地換其他手指頭吃,如果其他的手指能接受,就可以慢慢逐步改掉吃手的習慣。同時也要注意家庭氛圍是否和諧等。

  過了4歲以後如果孩子依然有吃手的習慣,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心理問題,注意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豐富孩子的娛樂活動。

  干預吃手要講究科學方法

  目前對於孩子吃手的問題,家長主要存在兩方面的誤區,一個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不讓吃手,有的採取強制性干預措施,包括語言暴力、身體暴力或者通過抹辣椒、抹黃連,試圖阻止孩子吃手。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心理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增加孩子的挫敗感。還有一部分家長,孩子三四歲仍在吃手,卻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這時候應該幫助孩子多找找玩伴兒,豐富她的精神世界和娛樂生活,多給予一些關注和鼓勵。

  “切忌隨便訓斥孩子。”劉春陽説,不要太刻意或過多指責孩子的吃手問題。在糾正或幫助寶寶戒除吸手指的習慣時,應該循序漸進找對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太過緊張而導致寶寶産生心理壓力。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不能操之過急,儘量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寶寶,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才能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比如當發現孩子正在咬手指時,可以心平氣和地拉出他的小手,然後陪他玩一會兒,讓他小手忙得沒功夫塞進嘴裏。

  “如果在家無法幫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目前來醫院就診諮詢孩子吃手問題的家長挺多的。有的孩子比較容易戒斷,有的孩子則不容易戒斷,就需要家長持之以恒地幫助孩子克服。”劉春陽指出,也有一些情況,兩歲以後孩子如吃手比較頻繁,有可能是營養素的缺乏,這時候可以做一些微量元素檢測,看是否缺鐵、缺鋅等。

  “想讓孩子改掉吃手、咬指甲的習慣,還可以適當採取表揚和鼓勵的方法。只要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壞習慣的形成需要時間,而好習慣的培養也同樣需要時間,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劉春陽強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