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摩根大通CEO:下一場金融危機將更加嚴重

  • 發佈時間:2015-04-09 00: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qqzixuangu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時間4月9日晚間消息,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稱,雖然現在還沒有任何崩盤的跡象,但是別忘了我們剛剛從上一場金融危機廢墟中站起來。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在年度股股東信中警告稱,下一場危機不可避免,市場反應會更加劇烈,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監管更加嚴厲。戴蒙稱,去年的國債波動是個“警告”。美債收益率10月15日曾波動約40個基點,或者説0.4%,這種震蕩前所未見。

  戴蒙稱,原本應該是最穩定資産的美國國債大幅波動,“這種事通常每30億年左右才會發生一次。”這可能是下一場危機的警示信號。下一場危機將因為國債短缺而變得更加嚴重。在壓力更大的環境中,這會引發嚴峻後果。

  他還稱,在下一場危機中,金融市場將變得更加不穩定,資産估值將迅速下跌,“危機看起來不同,但仔細分析會發現,他們在如何爆發方面有著相同的線索。”首先,投資者將拋售他們認為有問題的資産。然後,他們普遍會將資金投入避險資産,買入國債或其他比較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撤離股票和企業債等風險資産。在危機中有那麼一段時間,投資者可以拋售的僅僅是風險程度沒有那麼高的資産,因為實際上,那些風險相對高的資産可能根本就沒市場。

  戴蒙指出,一旦處於危機之中,沒有投資者是真正安全的。“散戶、企業、共同基金、養老金基金、對衝基金……這些投資者,或者説幾乎每個人都在做對自己有利的事。然而,所有人共同造成了市場混亂,我們之前已經目睹過。這就是曾在上一場危機中出現過的“瘋狂出逃”現象。”

  戴蒙認為,銀行業當前持有100%的流動資産,以應對潛在的資金外逃。由於害怕被視作實力薄弱,沒有銀行願意第一個站出來承認自家的流動性覆蓋率已經下降。一旦投資者蜂擁尋找國債之類的安全資産,就會出現國債供應減少,因為流動性新規要求銀行持有比例更高的安全資産。

  截止2月底,美國銀行業已連續16個月增持美國國債和機構債,規模高達2.1萬億美元,創美聯儲自1973年有該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商業銀行持有現金2.83萬億美元,高於去年底的2.57萬億美元。在此前的危機中,銀行承銷股市發行以幫助陷入危機的其他銀行,而戴蒙認為,他們“如今可能不願意再這麼做了。”

  當然,銀行業遇到的也不一定全是壞消息。戴蒙相信下一場危機的核心將不會是銀行,雖然嚴厲監管下銀行未必能承擔緩衝的作用,但是他們總體上比以前更加強大更加安全。從根本上講,只要經濟不崩盤,金融市場早晚都會復蘇。(蕭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