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生産監管“無標可依”亟待破解
- 發佈時間:2015-04-09 02:30:58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輯部:
記者近日接到浙江省嘉興市政協委員王麗萍題為《關於加強對中藥材品質管理的建議》的提案。提案稱,近年來,屢見報端的中藥安全事件令人擔憂,中藥材品質不過關,是引發中藥安全性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提案例舉的數據顯示,中藥飲片不合格率一直高於西藥,針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調查,2003年中藥佔10%,而到了2013年,這一比例上升至17.3%。王麗萍指出,當前中藥材市場主要存在四大問題:首先,偽品、替代品日益增多,存在以次充好、摻雜使假、不同品種混用等現象;其次,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現象嚴重;同時,炮製不規範,嚴重影響臨床療效;最後,運輸儲存不當,導致霉變和污染。
記者隨後就這一問題採訪了浙江省農業廳質監處處長王建偉。他認為,當前中藥材品質安全監管最突出的問題是,無論是生産者還是監管者,都陷入了“無標可依”的尷尬境地。
王建偉表示,針對中藥材生産環節中的病蟲害防治,目前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但在國家層面,無論是包括選地栽種、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到采收加工等技術要求,還是投入品要求等方面,都缺乏專門針對中藥材的生産標準,關於中藥材的登記農藥更是幾乎沒有。這就導致違規用藥、濫用藥、誤用藥等現象時有發生。
不僅是生産者,就連專業的檢測機構和相關監管部門,也因缺乏專門針對中藥材的檢測方法和標準,陷入實際操作“無標可依”的尷尬境地。王建偉説,目前,在中藥材的生産、加工、儲存等各個環節,均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到底屬農産品還是中藥,標準不一、模棱兩可,導致各監管部門間出現真空地帶。
這樣的狀況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無疑對中藥材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利。浙江是全國中藥材重要産區之一,近年來,針對中藥材的病蟲防控、用藥管理和品質管控等,該省已有了一系列探索。如:提高中藥材生産的組織化和規模化水準,組建中藥材協會,制定、更新、完善中藥材生産技術操作規程,加快中藥材農藥的登記以及農藥殘留標準的制訂,等等。
不僅如此,在縣級層面,浙江也有不少探索。例如磐安縣于2002年就組建了由藥材經營大戶、種植大戶、加工企業有關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構成的中藥協會,這兩年,針對中藥材品質安全指標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缺失這一現狀,專門由協會主導,制訂“磐五味”聯盟標準,同時建立標準化示範基地,實現行業自律。該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促進當地産業發展幫助很大。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磐安的探索僅限于一定區域內,具體執行起來還存在許多阻礙與困難。王建偉認為,要解決中藥材生産和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最終仍要靠國家層面及各相關部門出臺具體的、清晰的、完善的標準體系和法規政策,只有做好頂層設計,各個地方才能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促進中藥材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朱海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