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IMF:金融危機致發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率持續下滑

  • 發佈時間:2015-04-08 07: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紐約4月7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日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説,金融危機過後,全球經濟增長潛能嚴重受創,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數年。報告同時認為,中國的潛在增長率也面臨向下調整的壓力。

  報告認為,金融危機爆發前,發達經濟體的潛在增長開始下降,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潛在增長在上升。但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潛在增長均出現下降。與之前的金融危機不同,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不僅導致潛在産出水準下降,還導致其增長率持續下滑。

  IMF稱,2013年至2014年,發達經濟體的潛在增長率約為1.5%。預計未來5年,發達經濟體潛在年增速應會升至1.6%,仍明顯低於危機前的增幅,因此要減少公共和民間負債將變得更加困難。

  而新興市場經濟體,因受人口老齡化、結構性限制抑制資本增長以及生産力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2008年至2014年間,潛在年增長率下滑至6.5%,較金融危機發生前下滑約兩個百分點,預計未來五年將進一步降至5.2%。

  IMF認為,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潛在增長下降會使維持財政可持續性的難度加大。此外,由於利率仍處於低點,如果發生不利於經濟增長的衝擊事件,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再次面對向零利率靠攏的問題。

  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全球私人固定投資普遍出現逐步放緩的現象。在發達經濟體,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私人固定投資較危機前的預測水準平均下降了2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私人投資也出現放緩跡象。

  報告認為,受不利的外部融資環境、結構性限制等因素影響,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可能面臨進一步的向下調整。(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