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奧巴馬借伊核框架協議推銷“奧巴馬主義”

  • 發佈時間:2015-04-08 07:2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劉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伊核框架協議達成持續引發全球關注之際,美國總統奧巴馬將這種“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視為與其此前與緬甸、古巴 “接觸政策”的一脈相承。但能否將伊核框架協議及“奧巴馬主義”坐實為自身真正的政治遺産,奧巴馬仍面臨嚴峻挑戰。

  “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在4月5日公佈的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專訪中,奧巴馬給《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其在談話中顯露出來的“奧巴馬主義”。

  弗裏德曼稱,奧巴馬邀請他星期六下午在白宮橢圓辦公室進行採訪。採訪過程中,弗裏德曼提問:在拋棄此前長期奉行的對緬甸、古巴的孤立政策及當前的伊朗政策之中,有沒有一些共同點?奧巴馬回答稱,基於關鍵戰略需求的接觸政策,遠比無休止的制裁與孤立政策更能服務於美國的利益,他願意利用這種“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去嘗試是否能夠至少將伊朗核問題“壓下來”。

  上週四,伊核問題談判6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中國)與伊朗達成框架協議,伊朗將用於鈾濃縮的離心機數量削減至6102台,並僅運作5060台,且限于較為低級的一代機;將現有庫存的低豐度濃縮鈾從10噸減少至300公斤,並維持這一水準15年;改造阿拉克重水核反應爐,從而不再提煉可用於製造核彈的钚;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對伊朗核設施和核活動進行核查;國際社會將適時取消對伊朗的制裁。

  奧巴馬強調,這一框架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也是解決伊核問題的“最佳選擇”。奧巴馬稱,如果除維持制裁外不採取其他措施,伊朗將繼續推進其核計劃,而美國對該計劃的掌握將越來越少。在一個“完美世界”裏,伊朗可能完全放棄核計劃。但事實是,伊朗核計劃事關其自尊心與民族情緒,任何伊朗領導人都不可能作出上述承諾。作為一個經歷過8年兩伊戰爭並付出了上百萬人生命的國家,伊朗已經展現出一種在事關國家尊嚴或生存的艱難時刻承受巨大痛苦的意志。

  美國有一些人士建議“以炸彈對炸彈”,通過軍事打擊來摧毀伊朗核設施。1981年和2007年,以色列曾通過空襲摧毀了伊拉克及敘利亞境內的兩處核設施,但這兩處目標是單一的核設施,而伊朗核設施規模要大得多,抗打擊能力也強,且分佈範圍廣,只有發動戰爭才可能摧毀。

  奧巴馬表示,軍事打擊可能使伊朗核進程倒退一段時間,但幾乎可以肯定,這將刺激伊朗加速核武器的研發進程,也會為伊朗國內的強硬派提供藉口,強調不擁有核武器的後果就是美國的進攻。所以説,當前這一能夠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長期、可驗證的框架協議是“最佳選擇”。

  “自信地”接觸“敵對國家”

  奧巴馬對弗裏德曼表示,相對於無休止的制裁與孤立,結合核心戰略需求的“接觸”政策完全能夠更好地服務於美國利益。美國擁有超強的實力,應該有自信為“開啟重要的新可能”而冒“在預測範圍之內的”風險。但“一些美國人不懂得這一點”。

  以古巴為例,奧巴馬稱,重新接觸古巴不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風險。古巴是個小國,不對美國的核心安全利益構成威脅,美國沒有理由不去嘗試與古巴恢復關係的可能。如果這種嘗試沒有産生預期的結果,美國有能力重新調整政策。伊朗問題則與之類似。當然,伊朗比古巴大,且是一個危險的國家,但基本事實是,伊朗的國防預算僅為300億美元,美國則為約6000億美元,伊朗明白不能與美國開戰。

  奧巴馬稱,“奧巴馬主義”的內涵是:以實力進行接觸。奧巴馬強調,在其任期內,伊朗不會擁有核武器,並希望能夠完成接下來的談判,開啟美伊關係、伊朗與其鄰國關係的新時代。當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核心利益不是石油和領土,而是和平、秩序與穩定。如果中東地區能夠正常運轉,對於美國來説就足夠了。框架協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開始。

  奧巴馬也不相信伊朗是“無法懾止的”。他表示,如果能夠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美國將更加安全,將能夠更好地保護盟友。“誰知道呢,伊朗説不定會改變。”奧巴馬稱,他想向伊朗民眾強調,要成為一個地區強國,伊朗並不需要擁有核武器,也不需要持反以色列或反遜尼派穆斯林的立場。

  即使情況不是美國所預期的那樣,美國仍有威懾能力和軍事優勢為後盾,“接觸不會損害美國保衛自己或盟友的能力,為什麼不試試呢?”

  不過,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主編大衛·羅斯科普夫,則對奧巴馬將緬甸、古巴與伊朗相提並論的合理性表示了質疑。羅斯科普夫稱,相較伊朗,緬甸、古巴“太小了”,在奧巴馬對這三個前“敵對國家”的所有接觸中,都存在著“嚴重的擔憂”。

  來自以色列及國會的阻力

  週日出現在美國三家電視網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譴責伊核框架協議是一個“糟糕的協議”。他説,借助這個協議,伊朗得以保持其龐大的核基礎,沒有拆掉一台離心機,也沒有關閉一處核設施,且仍有數千台離心機將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內塔尼亞胡要求,在預定於6月30日前達成的全面協議中,應該寫入伊朗承認以色列生存權的相關條款。

  下周,美國國會將結束為期兩周的復活節及春假休會。復會後,對框架協議提出強烈批評且控制國會的共和黨議員,一項優先安排就是將推動一項立法,要求奧巴馬政府在與伊朗簽署的任何協議生效之前,必須給予國會60天的審核時間。奧巴馬此前已警告稱,他將否決國會通過的此類立法。力推該立法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代表田納西州的共和籍聯邦參議員鮑伯·科克稱,奧巴馬想借核協議從中東地區抽身而退。科克還表示,奧巴馬政府的所作所為明確顯示出,為從中東事務中抽身,美國希望遠離以色列,更多地協調與伊朗的關係,去創造一種新的權力平衡。在伊朗與遜尼派穆斯林勢力之間,這種新平衡正朝著有利於伊朗的方向傾斜。科克批評稱,奧巴馬政府的這一政策,正在製造蔓延于整個中東地區的大混亂。

  儘管奧巴馬強調框架協議有助於維護中東地區穩定,但他仍表達了與科克合作的意願。奧巴馬稱,科克是一個“善良、體面”的人,對伊核問題的關切也是“真誠的”,希望他與科克能夠找到某種解決方案,既能使國會表達自身意願,又不損害傳統上賦予總統無需經過國會批准就能與外國簽訂有約束力協議的權力。

  美國媒體報道稱,國會擬於4月14日就科克的提案投票。科克強調,他將得到兩黨議員的強烈支援,“目前僅差幾票就能使總統的否決權失效”。

  在奧巴馬想説服國會之前,他需要把在框架協議的作用問題上與自己態度相反的科克拉到身邊,這本身是一個艱難的任務。而要把“接觸政策”這種“主義”塑造為自身的政治遺産,奧巴馬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本報華盛頓4月7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