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英:在奈米世界如花綻放
- 發佈時間:2015-04-08 03:32:1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熟美麗,溫文爾雅。看到陳春英的笑臉,你會這樣評價這位女科學家。
“申請人主要從事新型奈米材料的構建及其在奈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突出。在國際一流SCI刊物如Nature Method等發表論文146篇,論文他引3419次,H·Index為34,主編中英文專著3部。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2),201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入選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中國僅142人),是中國大陸入選的5名女科學家之一。”
這是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會給國家奈米中心研究員陳春英的評語。在獲獎時,陳春英説:“如果鍾情科學且能矢志鑽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卓越的科學家。”
選定了方向就不會輕易改變
走上科學研究之路,對陳春英來説仿佛是命中註定。父母都是湖北省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打小跟著父母進實驗室,看著父母擺弄著那些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讓她覺得神秘、好奇又有趣。
但一度,陳春英也差點選擇了學文。上高中的時候,家裏兄弟姐妹4個人在父母的影響下都學習了理科,這讓酷愛古詩詞的爺爺感到有些“孤獨”。看著春英比較聰明伶俐,爺爺動了“私心”,悄悄勸説陳春英學文。
陳春英一度也很猶豫,那個時候,她的化學競賽成績很棒,這讓她很有成就感,也讓她開始對化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台灣女作家三毛的書在陳春英所在高中非常流行,書中那個到處流浪,能夠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新鮮事物的記者三毛讓陳春英也充滿了對記者這個職業的無限憧憬。
怎麼選擇?其實那個答案早已在陳春英的心底召喚著她了。在準備高中化學競賽的過程中,常常要自己去學校實驗室做實驗,有一次,陳春英待在實驗室裏做了好長時間實驗,做完後抬頭一看,發現偌大的一個實驗室裏空蕩蕩的,竟然只有她一個人。這種感覺,沉靜而又美妙,有一種不可言説之美。
陳春英説,自己是一個比較執著的人,“屬於那種一旦選定了方向,就不會輕易改變的人。”兒時那份對化學的興趣與熱愛,讓她無法再對化學割捨,時時也不忘初心。她坦陳,在科研中,自己並非有多麼超人的才智,而是喜歡為自己制定目標,短期一個小目標,長期一個大目標,就這樣一點點把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攻克,讓她感到踏實而有成就感。
讓癌症患者有尊嚴地活下去
讓癌症患者更有尊嚴地活下去是陳春英團隊的使命,通過破解基質金屬蛋白酶的上游調控機制、將已有藥物從實驗室推向市場。除此以外,她還積極將奈米研究應用於更加廣闊的領域,甚至包括探索工作場所、空氣污染物中超細顆粒物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進入奈米尺度的材料不僅能夠作為載體、把抗癌藥物運送到腫瘤部位,還可以直接作為藥物、精確打擊腫瘤細胞。那麼,當這些極其微小的顆粒進入細胞後,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産生負面影響?陳春英從奈米材料的毒理性質研究入手,在分子、細胞和動物機體這三個層面,分別研究了奈米材料可能以什麼方式、引起什麼樣的生理效應。她發現,奈米顆粒的大小、組成、形狀、顆粒表面的修飾物等多種因素,都是決定奈米材料是否安全、有效的關鍵因素。這些成果為奈米藥物的開發和應用建立了良好基礎,也讓陳春英入選美國湯森路透公佈的2002—2012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成為“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全球133名科學家之一。
在安全性基礎上,陳春英和她的團隊在利用奈米材料治療癌症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比如,有一種被他們稱為“金棒”的奈米金材料,不但可以作為抗癌藥物的載體和CT成像時的對比劑,還因為能在近紅外領域吸收很多熱量而具有熱療作用——相比于正常細胞,腫瘤細胞對溫度更加敏感,42℃左右的溫度就能殺死大多數腫瘤細胞。這項研究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可以將熱療藥物、藥物載體和CT成像對比劑統一在同一種材料上。另外,在研究富勒烯時,她們意外地獲得了一種含釓的新型奈米材料,能夠抑制幫助腫瘤細胞侵襲的一種蛋白質的活性,就可以阻止腫瘤細胞轉移,這讓人們首次意識到,奈米顆粒不僅可以作為載體,還能直接作為藥物治療腫瘤。
深入進去你會發現科學很有意思
陳春英開朗健談。“深入進去你就會發現科學挺有意思的!”伴隨陳春英一路前行的,正是探索與發現的樂趣。在她25人的團隊中,有18位年輕女性,她希望更多的年輕女性能在科學道路上走得更遠。
陳春英憑藉在新型奈米材料的構建及其在奈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突出成果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在國際一流SCI刊物如Nature Method等發表論文146篇,論文他引3419次,H·Index為34,主編中英文專著3部。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2),201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入選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中國僅142人),是中國大陸入選的5名女科學家之一。
在陳春英的成長過程中,她的導師——華中理工大學教授徐輝碧更是對她的事業發展産生了巨大影響。在陳春英眼裏,恩師把畢生精力投身於科學事業,直到今天,八十余歲高齡的她仍然堅持每天去實驗室,扶持年輕人,指導學生,是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楷模。
“如果鍾情科學且能矢志鑽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卓越的科學家。”陳春英説。
女科學家要比男科學家付出更多
在普通人的眼中,科學與美麗似乎註定是一對矛盾體。但在陳春英眼中,冰與火其實並不矛盾,科學與美麗其實是可以融為一體的,而最能體現這兩者完美結合的,就是女性科學家。
像其他愛美的女性一樣,陳春英的辦公室裏擺了很多小物件。墻壁的一側挂著奈米模型海報,另一側則挂著她在世界各地參加會議的間隙拍下的照片、買下的小物件。書櫃裏,一側擺放著厚厚的科研著作,另一側擺著她從世界各地蒐羅來的厚厚的精美畫冊。
雖然很忙,但陳春英還是在試圖尋找科研與生活、科學與美的平衡。她坦言,自己並不喜歡書獃子,在她看來,一位女科學家,“只有愛生活、懂生活,才會真正愛上科學、理解科學。”
在堅持科學夢想的道路上,女性總是遠遠少於男性。對此,陳春英説,女科學家常常要比男科學家付出更多。從生孩子開始,到撫育孩子,關心孩子成長,母親的責任不可替代,這讓很多女孩子在博士畢業後,涉及到結婚、生子時,先選擇了家庭。而對於陳春英來説,她的標準很簡單:“只要做一件事的過程讓你很享受,就堅持做下去。
談到社會對女科學家的誤解,陳春英説,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大家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女科學家,而在她所在的國家奈米科學中心,很多女性同事身上就頗有女人味。她們也會去逛街、美容、健身、跳舞或唱歌,在家裏,她們能燒一手好菜,朋友聚會,她們幽默、風趣、能言善辯……
“文化的熏陶對於科學的思維是有幫助的。”陳春英説,現在,她也在不斷嘗試在靜好的歲月中找到更美的風景:從科學中發現和享受美好,面對遠大目標時“望峰息心”,深入微觀世界時“窺谷忘返”;在閒暇時細品清茗,研習瑜伽,用兒時開始接觸的曼妙詩文平衡著生活,並駐足流連,沉醉其中。
“希望還能有更多女孩子在科學道路上走得更遠。”陳春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