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銷量下滑 紅木行業遇“寒冬”

  • 發佈時間:2015-04-07 15:31:54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穎 張麗顏 文/圖

  今年2月份,中國木材市場價格指數大約為116%,環比下降2.3%,國內市場疲軟,整個國內紅木企業依然面臨著“寒冬”。在紅木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廣西紅木企業表現得有些萎靡不振。3月31日至4月1日,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專家前往憑祥市和東興市進行考察調研,探索廣西紅木企業發展的新路子。業內人士則認為,廣西的紅木企業要想重拾信心,不妨找準産品特色、創立自主品牌、改變經營方式。

  紅木銷量下滑行業遇“寒冬”

  銷量下滑,是自去年以來不少廣西紅木企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今年3月31日至4月1日,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專家前往廣西紅木産業的第一線——憑祥市和東興市進行考察調研,考察了當地部分紅木企業、紅木傢具賣場,並與當地政府、紅木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

  “受到大環境影響,去年紅木企業的日子確實不是很好過,銷量下滑。”在調研中,不少紅木企業負責人説。憑祥部分紅木企業負責人説,儘管憑祥市境內的紅木傢具廠家多達3000多家,規模總量大,但缺乏市場規範化管理,紅木傢具藝術性未能更高體現,紅木的屬性未能很好體現。“因此,受到大環境影響,紅木銷量確實受到了一定影響。”

  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會長、高級工程師劉能文説,監控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中國木材市場價格指數大約為116%,環比下降2.3%。2月份,監控的進口木材價格指數為115.3%,同比下降6.2%,環比上漲1.4%。這説明,國內市場疲軟,國際市場價格並沒有下調幅度,下一步隨著天然林砍伐受到更多政策限制,紅木原材料供應矛盾更為尖銳,因此,整個國內紅木企業都面臨著“寒冬”。

  融資較難木材停伐範圍擴大

  什麼是導致紅木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又是制約廣西紅木産業發展的瓶頸?

  劉能文説,國家木材資源緊缺,去年原木木材進口量達8700多萬噸,同比增長11%左右,進口量超過國內商品木材産量。從今年4月1日起,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的基礎上,停伐範圍擴大至內蒙古、吉林重點國有林區,以及內蒙古嶺南8局、吉林營林4局和大興安嶺範圍內未納入天保工程範圍的上百個國有林場。

  有人認為,目前憑祥市八成以上紅木企業生産的産品都是對越南進口的産品進行半成品加工,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在目前消費者更加追求産品品質,産品精、專的趨勢下,企業更需要創自主品牌。且紅木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貸款期限太短不利於企業長足發展等問題。

  憑祥市南山管委會相關人員認為,憑祥市具備紅木企業數量大、地理位置優越的優勢,然而境內的很多企業都是以半成品加工為主,且面臨著銷售人才缺乏、龍頭企業少等困境,在管理上也處於探索階段。

  憑祥市工商聯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憑祥市共有紅木個體商戶2萬多家,但是,只有7個名牌産品。因此,需要在創品牌、産品研發上下功夫。

  做強紅木産業須找準品牌特色

  那麼,廣西紅木企業的出路在哪?如何做大做強本地紅木産業?

  對此,憑祥市吉利紅木廠總經理劉吉利説,紅木企業的出路在於改變經營方式。例如,傳統明清中式傢具的受眾群以中老年人為主,紅木企業可抓住消費空白點,研發出更為現代化、時尚的新中式傢具,以吸引更多80後、90後等年輕群體。此外,紅木企業應逐步減少半成品生産加工,增加自主生産、研發力度,在創自主品牌上下功夫。

  廣西紅木研究會副會長李英健認為,儘管去年紅木企業大環境不景氣,但消費者對紅木的需求並沒有降低,如果針對性強、生産的紅木傢具産品符合消費者需求,紅木企業完全可以不愁銷路。例如,針對公司、企業等大客戶的紅木産品,這些消費群體講究的是材質、産品品質一流。其次是針對普通大眾消費者的産品,這部分消費群體以刺猬紫檀、花梨木等大眾紅木製品為主,但是講究産品的工藝、韻味。

  東興紅木商會秘書長鄭果蘭説,東興正在打造佔地1000畝左右的東興市綜合性紅木産業園區,園區集紅木加工、銷售、紅木原材料銷售為一體,計劃3年見效。首先,在紅木原材料方面,打造面向全國的紅木原材料批發市場;其次,打造紅木成品、半成品銷售基地。結合東興市中越邊境旅遊資源優勢,吸引遊客到産業園區旅遊、購物,為遊客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品展示銷售等一條龍的紅木旅遊服務。“此外,我們積極組織東興紅木企業走出去,前往貴州、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提高東興紅木的知名度,尋找更多合作商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