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眾籌”建設美麗鄉村

  • 發佈時間:2015-04-04 08:33:00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吳旭濤通訊員 李清旺 周天鑫

  “兩年幹了十幾年的事”

  在周寧縣七步鎮溪頭村投用不久的科技綜合樓中,辦事大廳、警務室、村醫療所、文化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給村民帶來許多方便。村支書陳新錐介紹,由於財政力量有限,缺少辦事大廳和村民活動場所一直是溪頭村多年來的心病,是鄉村“眾籌”建設模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2013年,周寧縣鼓勵各村鎮整合涉農資金,以小錢撬動多方投入,溪頭村也開始著手嘗試。“村裏提出建設科技綜合樓,縣財政同意撥款20萬元,雖然遠遠不夠總體資金需求,我們還是咬牙啟動了項目。”陳新錐説。

  項目動工後進展順利,看到成果後,縣法院、公安局、旅遊局等單位紛紛給予支援;村理事會也聯繫在外經商的鄉賢籌集了30萬元捐款。

  嘗到甜頭的溪頭村,繼續將這種模式運用到新農村建設之中:千畝油茶基地項目,灌溉池、道路建設和種植補助由財政投入,群眾以土地入股,其餘由企業籌資,收益按股份比例分成;百草園項目,政府出資10%,其餘由鄉賢投資,産出按照投資規模分成;村道路硬化,投資60多萬元,縣交通局撥款32萬元,剩下由鄉賢出資……2014年,溪頭村共投入近400萬元建設資金。其中縣財政補貼、獎勵140多萬元,省、市、縣部門和鎮裏幫扶100多萬元,企業援助40多萬元,村裏自籌100多萬元。

  “這兩年,村裏路燈、自來水、廣場、步行道、防洪堤等設施相繼落成,過去十幾年也沒做過這麼多事情。” 陳新錐感慨地説,各方面資金匯聚,共同成就了一個美麗鄉村。

  億元投入撬動1.2億資本

  此前,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周寧每年投入上億元“三農”資金,但平攤到全縣140個建制村和7個社區,收效並不明顯。根據自身發展現狀,周寧近年來轉變思路,創新涉農資金管理模式,整合資源、重點突破,建立財政投入、村級自籌和社會多方支援“三位一體”的資金保障體系,實現財政小資金撬動大投入。

  首先,縣裏實行“村委申請、鄉鎮認可、縣裏評價”的重點創建村遴選機制,在此基礎上整合各部門的資金,向示範村進行傾斜,並通過政府引導、規劃、宣傳,調動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

  周寧縣住建局局長淩明安表示,美麗鄉村建設,調動鄉賢也非常重要,但縣裏並不想只讓他們捐資,而是以適當的規劃和政策,讓他們回鄉發展産業有前景、有回報,從而形成常態。

  為確保多方籌集的涉農資金“用在刀刃上”,各村鎮設立了由村委會成員、村民代表等組成的理財小組、理事會,對資金使用和辦事過程進行監督。

  以溪頭村為例,該村動用眾籌資金需經村兩委同意並經理事會開會通過,款項直接向各建設項目支付;而從各部門籌措的資金,則由鄉鎮按具體項目下撥。

  在此模式下,周寧縣民間建設美麗鄉村的潛力被充分“激活”,鄉村遊項目紛紛落地,收益則按市場規律分成。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該縣投入1億元左右“三農”資金,撬動各方投入社會資金約1.2億元。接下來,該縣還將推出鼓勵措施帶動群眾發展葡萄、油茶種植等既有經濟價值,又能發展休閒旅遊的農業項目,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