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不鬆勁的紅旗渠兒女

  • 發佈時間:2015-04-04 04:31:4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范亞旭本報記者陳四化張培奇

  巍哉太行山,壯哉紅旗渠。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人民在國家極度困難的條件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經過十年艱苦奮鬥,戰勝種種困難建成了大型水利工程紅旗渠。正是紅旗渠的興建,改變了林州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得到改善,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難以估量的物質財富。

  通水50年,林州發生了大變化

  走進林州大地,條條幹渠佈滿這座充滿著生機的城市,渠水奔流不止。這些水的生機最初是源於55年前林縣老書記楊貴帶領著全縣人民吃上水、吃飽飯的承諾。50多年過去了,紅旗渠帶給林州人的不僅僅是吃上水、吃飽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更是滲透到每個人的身上。

  林州市茶店鎮胡家溝村地處深山區,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受自然條件的影響,2003年茶店鎮開始推廣種植菊花為主的中藥材,胡家溝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菊花,並從中嘗到了甜頭。村民常俊琴告訴記者,菊花不僅可以賣幼苗、賣鮮花,也可以入藥、泡茶,村裏80%的土地都種上了菊花。如今標準化菊花種植模式讓胡家溝的村民走上了一條生態健康的致富路,也帶動了茶店鎮其他村子種植菊花的積極性。

  三月末的山村是安靜的,但這裡的太行菊讓茶店鎮人民感受到大地上一直是生機涌動。“剛開始種植菊花的時候,面積不過20畝,因為沒有種植經驗,在規模種植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但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俺也沒有放棄,因為俺林縣人能苦幹十年,用錘子、鏟子和雙手劈山引水建成紅旗渠,想想這些,就沒有什麼能難倒我們的。”常俊琴有些激動地説。50多年前父輩們鑿山挖渠的精神,被子孫們延續並從中受益。

  林州市東姚鎮北坡村一帶盛産優質穀子,加工的小米色澤好、營養高。北坡村村民告訴記者:“我們住在紅旗渠故鄉,通過弘揚紅旗渠精神,把品牌打出去以後,穀子的價格上來了,大夥兒都種起了穀子。”

  近年來,北坡村還成立小米專業合作社,開展土地流轉,搞規模化經營,鼓勵群眾種植穀子,並與周邊10多個村的農民簽訂了穀子産購合同,帶動了當地農民發家致富。

  通過50年的發展,林州市農業真正實現了由靠天吃飯到現代農業的跨越。林州市農業局副局長李長生説,林州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目標,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坡地經濟發展獨具特色,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年産量約2萬多噸,培育了黃芩、菊花、冬淩草等6大品種;農業産業化水準持續提升,現有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78家,年産值32.1億元,輻射帶動農戶15萬餘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00多個,初步形成了糧食、中藥材、家禽、瘦肉型豬、林果業5條主導産業鏈。

  這裡有一組很能説明問題的數字對比:1964年的林州生産總值5196萬元,每人平均生産總值87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54元。50年後的今天,2014年林州市地區生産總值增至451.3億元,增長270倍;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增至57208元,增長658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至13942元,增長257.2倍。

  紅旗渠精神感召下的當代林州人

  採桑鎮大嶺溝村原來是林州出了名的貧困村,但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村裏的景色也吸引城裏人去大嶺村休閒娛樂。農家樂讓村民致了富,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貧困村慢慢成為了歷史,這一切還要從村支書郝真衛説起。

  “曾經的窮山溝,山裏的孩子往外走,女孩往外嫁,男孩早離家。”郝真衛説出以前大嶺村的真實情況,因為交通不便利,資訊不通暢,村民生産出的農副産品運不出去,村裏一直比較貧窮。“小時候就有改變村子的想法,長大以後要把家鄉面貌改變一下,一定要讓村民吃上乾淨的水,要把村裏的路修通,讓原來的死村子復活。”郝真衛説。

  為實現孩時的夢想,2008年大嶺村村委換屆,郝真衛放棄了在山西的建築公司,決定回鄉帶領村民致富。當時的他以破釜沉舟之心向村民宣佈:為了村裏的發展,就算不當幹部也要修路。説幹就幹,郝真衛先從村裏的吃水開始做工作,個人出資讓村民吃上了乾淨的自來水。2009年又開始籌修路資金,為了籌錢,他把家裏兩輛轎車全賣掉。2012年水泥路修到了村頭,到2013年村裏4.5公里未修的路也在郝真衛的帶領下鋪好了路基。

  在村支書的職位上,郝真衛一刻也沒閒著,記者採訪郝真衛時,他為村民申請農家樂補助資金剛從市扶貧辦回來。

  “生活在林州,從小就受紅旗渠精神的感召,幹工作就要艱苦奮鬥、腳踏實地,接下來我準備在村裏建一個民俗寫生基地,通過林州市打造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引進項目,把村裏的農副産品加工銷售出去,讓山外的人也能夠品嘗到大嶺溝的綠色食品。同時加快村裏旅遊發展,讓都市人來大嶺溝體驗農村生活。”郝真衛説。

  46歲的郝玉昌是林州市茶店鎮郝家窯村村支書,18歲時他就加入了外出打工的洪流。作為紅旗渠的兒女,憑著一股子幹勁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成了村裏有名的工程隊長。致富不忘家鄉,但怎樣讓群眾致富讓他很苦惱。

  2012年秋,一條家鄉新聞讓郝玉昌眼前一亮:林州要大力發展坡地經濟!村裏有大量的山坡地,發展潛力很大,是改變家鄉面貌、帶動群眾致富的好時機。2013年2月,郝玉昌以每畝300元至600元的價格,把金環溝千余畝土地及荒坡全部進行了流轉,統一集中管理,用於發展坡地經濟。他決定把昔日荒草叢生的窮山溝,建設成集生態觀光農業、綠色養殖業和林果採摘業為一體的生態園。“這樣的坡地我們都撂荒了,如今,把這荒坡地承包出去,每年收入600元租金不説,還可以抽空在這裡打工,我們不僅做股東有收益、還能掙工資。”村民郝全吉高興地説。

  經過兩年的發展,生態園初具規模,培育栽植核桃、蘋果、桑葚等各種果木2.9萬餘株,在金環溝復耕整理的土地上耕種紅薯、小米等小雜糧作物500余畝,林間套種藥材100余畝,樹下散養土雞、鵝6000多只。郝玉昌組織村裏的剩餘勞動力到園裏打工,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願望,家庭收入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郝真衛、郝玉昌只是紅旗渠精神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村幹部的一個縮影,在林州像他們一樣腳踏實地為村民幹實事的村幹部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體。

  讓紅旗渠精神傳下去

  在一條條渠水相通的林州大地上,如今到處生機勃勃。

  70歲的宋海蘇當年是原康鎮宋村崗村裏第一個報名參加修築紅旗渠一幹渠的人。雖然50年過去了,當年修渠的很多場景宋海蘇還都歷歷在目。“真是沒有水吃,有一年旱的一畝地收了45斤麥子,當時心裏就想著村裏能早點通水,修渠時都是和別人比著幹得多,比著勤快。”宋海蘇説,渠修好後,吃上渠水,地裏也有足夠的水澆,想想付出真是值了。

  在採桑鎮南採桑村,記者見到了當年修建紅旗渠總幹渠的“鐵姑娘”秦榮珍。如今的修渠12姐妹“鐵姑娘”秦榮珍已經80歲了。老人給記者講著當年修渠時的場景,眼睛裏有些濕潤。雖然50多年過去了,紅旗渠給老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記憶。作為“鐵姑娘”突擊隊的一員,老人現在依然能響亮地喊出那句修渠時的口號,“寧願甩掉十斤肉,也不當那軟骨頭”。

  老人拿出以前修渠時的照片,並解釋當年修渠打釬時為提高效率做出“鳳凰雙展翅”的動作。老人説,當時一天只有8兩的糧食,但為了把漳河的水引到林州,吃不飽也要爭取多幹活。“現在生活好了,我還在教育子孫們要發揚當年修建紅旗渠的精神,只要艱苦奮鬥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我也希望讓紅旗渠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年輕人多吃點苦,不要被一點小困難打倒。”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在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實踐中孕育和産生的,是中國農民在生産力水準相當低下的情況中錘鍊而成的思想精華,是上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與艱苦的自然環境進行頑強抗爭的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是無價的,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比的,也正是我們要代代相傳的。”林州市委書記鄭中華説。

  2月25日,在林州市三級幹部會議上,鄭中華強調,精神是幹出來的,紅旗渠是幹出來的,林州的今天是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苦幹實幹拼搏出來的,新的歷史起點,我們不得不幹、不能不幹、不可不幹,依然還要大幹、苦幹、實幹、拼命幹。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薪火相傳,精神永恒。百萬林州人民正在向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目標闊步前行,奮力譜寫“美太行”創業新篇章,為實現“中國夢”增輝添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