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網際網路+”打造“快遞+”

  • 發佈時間:2015-04-03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中國憑藉140億件快遞躍居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快遞業六成業務是來自電商。電商催生了快遞的繁榮,但也導致快遞利潤稀薄。快遞業未來將何去何從?在“2015在中國快遞論壇”上,“網際網路+”正被快遞業視為新機遇,有望繼電商之後點燃快遞業的“二次革命”。

  電商成快遞業“雙刃劍”

  中國快遞業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在“2015在中國快遞論壇”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力虎表示,201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40億單,快遞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標誌著中國快遞經過幾年發展,跨入了世界快遞大國的行列。中國快遞協會數據也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快遞業連續46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2015年前兩個月,行業增速達到43.4%。

  快遞業快速發展的背後,電商功不可沒。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快遞業大約六成業務來自電商。在主要民營快遞公司的業務中,電商訂單佔比甚至超過八成。

  但是,在快遞業借力電商快速做大之後,對電商的過度依賴也成為一柄“雙刃劍”。論壇上多位快遞企業負責人認為,價格混戰導致利潤稀薄、服務品質良莠不齊;對電子商務的過度依賴導致議價權不斷降低;低端服務過剩、中高端服務不足等等——這些揮之不去的問題預示著,快遞業面臨“時不我待”的轉型壓力。

  由於電商業務佔比過高,因此快遞業陷入同質化競爭,最終價格戰在所難免。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目前許多快遞企業的利潤率已經降至不足5%,2014年甚至出現快遞加盟店較大面積虧損的情況。

  “快遞+”開拓新增長點

  對於快遞業來説,想要獲得量高質優的發展,除了穩住電商這個舊引擎,現在更需要打造一架新引擎。那麼,快遞業的新引擎向何處尋?

  對此,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論壇上表示,要“以‘網際網路+’為契機,抓緊配套實施‘快遞+’戰略,加快快遞與製造業的聯動,強化快遞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銜接,促進快遞與金融業的互動,擴大冷鏈快遞網路的覆蓋範圍,引導市場主體細化産品層次、延長服務鏈條、提高附加價值,搶佔市場先機。”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韓瑞林也表示,網際網路正在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重大推動力,一頭是網際網路在生産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整合作用,一頭是快遞業線上上線下融合連接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網際網路+”催生出的“快遞+”,以兩者有效結合為趨勢的新經濟將釋放出巨大活力,快遞業發展將獲得更為充足的內生動力。

  中央網信辦資訊化發展局副處長楊志剛也認為,現在網際網路業和製造業、金融業、流通業、服務業的邊界已經逐漸模糊,“快遞業會到工廠去,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會讓快遞業到城市中去,‘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和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更會給快遞業帶來到各行各業去的機會。”

  快遞企業積極網際網路改造

  對於快遞業來説,加強自身的“網際網路+”改造也是當務之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李凱表示,通過資訊化升級改裝,包括和合作夥伴資訊共用,郵政速遞開展針對多個行業供應鏈的方案優化,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企業可以對每個物品進行全程追蹤。通過這種更加網路化的服務模式,郵政速遞在全國構建了倉儲團隊和運營團隊。

  順帶速運副總裁李東起表示,當下機遇和挑戰並存,快遞企業應持續增強基礎建設,積極研發和引入高新技術,不斷提升自動化水準,優化網路建設,實現以對産品全程監控為手段,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務。

  中通快速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梅松也認為,對於快遞行業來説,如何讓快遞業務數據化,以及讓數據業務化,也是快遞行業未來“網際網路+”改造可以摸索的新路子。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渭蛟則表示,“隨著快遞企業服務能力的提升,快遞業服務於金融、製造業、冷鏈、醫藥等方面也將發揮更大的産業鏈整合效應。”

  菜鳥網路首席運營官、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童文紅表示,菜鳥網路會用技術和數據的能力,幫助快遞公司提升效率,提升內部的運營效率。菜鳥還在在做四級地址庫,可以用數據的力量,把很多的分單環節一步做到位,直接到網點。菜鳥還希望提升商家的發貨效率,可以做到精準分揀,提高快遞公司內部的運作效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