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中非民心相通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4-03 06:12:5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春霞
陽春三月,在風光綺麗的乞力馬扎羅山麓,坦尚尼亞阿魯沙市,第三屆中非青年領導人論壇落下帷幕。與會的非洲38個國家的政商學界青年領袖與我國青年代表碰撞思想,就中非經貿合作與民間交流達成廣泛共識。
把握歷史性合作機遇
從《溫得和克宣言》到《阿魯沙倡議》,中非青年領導人論壇已走過4個年頭,成為中非民間交流的主要平臺之一,中非經貿合作的深入不斷豐富著其內涵與外延。
當前,中非經貿合作勢頭強勁。自2009年起,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對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6億美元增至去年的2200億美元,對非投資存量從5億美元增至300億美元,僅去年全年的新增對非投資即達39.9億美元。中非關係正在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格局。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認為,當今時代是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在紛繁複雜的變化中,中國的發展與非洲的崛起最令人矚目。中非合作是雙方共同發展的助推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非洲,中國發展與非洲發展互為機遇。
坦尚尼亞前能源與礦業部部長穆亨戈認為,非洲地區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人力資本是未來非洲經濟的最大優勢。非洲35歲以下人口占10億總人口的35%,人口結構還將日益年輕化。如何將人力資本轉化為青年人的充分就業是巨大挑戰。非洲既需要承接中國的産業與技術轉移,更需要培育本地創新,發展生物技術、奈米技術與空間科技,希望寄託在中非年輕一代的交流合作,希望中國吸納更多非洲年輕人參與對非培訓項目。
2000年,非洲每出口100美元商品賣到中國的只有3美元多,如今這一數字增至20美元。尼日總統經濟顧問哈魯納認為,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經濟處於全球價值鏈最低端,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化轉型升級,中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希望中國積極參與非洲公路、鐵路和區域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非政府機構與銀行業機構也要為青年企業家合作提供支援,避免雙重徵稅協議。
中國駐坦尚尼亞使館經濟商務代表林治勇認為,非洲人口創造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積累了大量的工業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要將這些優勢結合起來,通過産業對接,把中國大量的富餘産業轉移出來,投資在非洲,幫助非洲“築巢引鳳”。
夯實民間交流基礎
如今,中非合作正從傳統的經貿援助逐步擴展到人文交流、民間交往、和平與安全等更廣泛領域。
中非關係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更在年輕一代。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認為,青年是中非交流的肱骨力量,是未來的希望。非洲國家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坐擁豐厚資源卻依然貧窮,青年領導人的作用非常重要,非洲需要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一代。中國是非洲國家全天候的合作夥伴,非洲青年需要好的教育與培訓,希望與中國在青年教育上加強合作。
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季平認為,除政府間的官方對話外,中非學術界、商界、民間組織、智庫等各層面應拓展對話渠道,就發展經驗,特別是減貧經驗和製造業發展經驗,以及執政理念和改革路徑、模式進行探索和交流,並爭取形成多邊或雙邊交流機制。
作為本次會議的重要成果之一,與會中非雙方通過了《阿魯沙倡議》,倡議指出,在不斷變化的當今世界,中非更應珍惜“傳承友誼,攜手共進”的傳統價值理念。要從加深中非友誼和全方位合作著手,繼續培育中非友好關係,並最終促進中非人民的進步;要加強中非經貿合作,培養年輕人的企業家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以青年為主導的創新成果在加強經貿合作、促進發展和減貧中的作用;要在各自所在的地區採取一系列行動,以解決包括失業、糧食安全在內的困擾全球青年的難題。
另據了解,未來3年我國將邀請1000余名非洲青年政治家訪華及赴華研修,涵蓋所有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國家青年,為中非青年交流合作儲備更多有生力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