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斬斷“重復檢查”的利益鏈

  • 發佈時間:2015-04-01 02:34:54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是讓許多患者尷尬乃至“窩火”的經歷: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各家醫院CT、B超、血項等檢查結果互不相認,不斷重復檢查,單據攢了一堆,付出無數的精力和花費,結果也是一樣……面對較為強烈的患者質疑,衛生部門要求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工作。但迄今為止,重復檢查現象仍然較為嚴重。一些醫院反覆強調醫檢結果互認“很困難”,表示重復檢查是“為了患者的健康”(3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

  一些醫院搞“重復檢查”有著“鑿鑿之理”。比如,“按照醫保相關規定,藥品費用佔醫療費用的比例,三級醫療機構控制在45%以下,而門診患者藥費比例不超過20%,其他的費用構成,就是處置費、檢查費等”,“假如一個病人,相關檢查在別的醫院做了,而轉到另一家醫院不重新檢查的話,他的費用大部分是藥費。為此,醫生需要以重復檢查來平衡藥費和檢查費的比例”。再比如,“醫院的儀器都是自己花錢購置的,一台100萬元的儀器,當然得盡可能把成本賺回來。超出的,就是醫生的績效工資”。

  各級衛生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可一些醫療機構並不理會,對病患者實施“重復檢查”,究其實,只是因為利益觀念、利益情結作祟。

  制止並杜絕“重復檢查”,關鍵是要斬斷“重復檢查”的利益鏈。除了要切實加強醫德教育,並在構建醫療資訊服務平臺,促進醫院資源共用;將醫生的收入與檢查收入分離,從根本上改變檢查提成的收入辦法;患者多了解自己的病情,多諮詢專業醫生,以減少被重復檢查的幾率;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對於重復檢查項目徵求患者意見,並給予合理解釋。尤須構建起一張全方位的監督網路,讓病患者、新聞單位和社會及醫療機構和醫生一起介入監督,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從而讓一些醫療機構和醫生能夠回歸責任本色,不敢、不會為了所謂的“經濟效益”而進行“重復檢查”,以還病患者一個放心和滿意,併為營造和諧的醫患關係提供可靠的信用保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