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請到眾創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3-30 06:15:5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公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滿足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創新創造關鍵在人。面對大批創新創業者的“涌入”,眾創空間應該怎樣佈局才能更加“宜人”呢—
絕非“大興土木”
“空間”是否意味著更多的實體機構?對此,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接受採訪時態度明確:“建眾創空間不是要大興土木,而是最大限度地盤活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高校、院所已有的有利條件,讓市場力量發揮作用,讓有專業化能力的人和社會力量發揮作用,政府則是順勢而為。”
那麼,眾創空間又該如何確保承載力呢?《意見》提出的4點基本原則給出了答案:堅持市場導向、加強政策整合、強化開放共用、創新服務模式。
以政策整合為例,張志宏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創新創業方面的政策很有含金量,但被大眾認識了解的程度有限。因此,推進眾創空間建設,要注重現有政策的互聯互通,通過梳理整合,讓其真正發揮作用。“要讓大家只要想創業,就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援。”張志宏説。
除了依靠政策整合外,網際網路和開源技術也是開拓眾創空間的重要手段。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告訴記者,他們與Intel、ARM、MTK等國內外一流科技公司緊密合作,將其先進技術以模組化、開源的方式提供給大眾,已為超過200萬名來自各行各業科技創新者提供服務。“公司2014年的全球銷售額突破人民幣5000萬元,在這個新興的開源硬體行業中名列全球前三,並已成功獲得IDG科技基金A輪融資。”潘昊説。這個新型眾創空間的發展實踐證明,通過網際網路和開源技術,以及完善的市場化運營,眾創空間將在承載力上擁有無限可能。
服務能力是根本
“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是《意見》對眾創空間的建設要求。這種服務能力取決於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協調。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今年3月舉行的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各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大眾創新創業進行宏觀引導、公共服務産品供給和市場監管,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凡是市場機制有效的領域,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創業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避免直接干預創新創業活動。在市場機制失靈的階段和領域,政府要著力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保障創新創業合法權益和競爭秩序。”萬鋼表示。
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同時,來自市場的力量——科技服務業的發展也應提速。近年來,儘管我國科技服務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依然在理念和體制方面存在制約。對此,科易網董事長林國海深有感觸。他們做過一個調查統計,國內科技平臺有效運營時間超過1年的不到23%。
造成科技平臺“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化運營機制的欠缺。林國海分析説:“一方面,現有各地科技平臺市場化之路走得比較猶豫,甚至明確規定不允許有收費的行為;另一方面運營商自身的服務能力相對有限,即使允許面向市場提供一些增值服務,往往也沒有什麼有競爭力的服務産品。沒有相應的收入來源,當然嚴重制約了科技平臺的持續發展。”
眾創空間也需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眾創空間在幫助創新創業者的同時,其本身也在經歷著創新創業的歷程。張志宏在調研時發現,不少眾創空間同樣是受創業投資的扶持,他們大部分也是在租房子,都希望房租低一點,網路服務更快、更便宜些。
不久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園管委會,以及Binggo咖啡、車庫咖啡、天使匯等12家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的代表集聚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行眾創空間座談會。代表們暢所欲言,最後歸納了8條建議,包括:希望進一步加大房租補貼和稅收減免力度,為創新創業減負;進一步降低企業準入門檻,營造更寬鬆的創新創業政策環境;給予種子期孵化機構及創業短期內較難盈利的項目更多的鼓勵和支援;建立創業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創業大街和創業環境的資源配置連貫性;引導建立健康的創業文化;完善社會保障,讓創業者擁有更好的榮譽待遇和社會保障;各區域政策能形成一體化,更大範圍護航創新創業。
8條建議凝聚了當前眾創空間一線建設者的心聲。面對這些呼籲和訴求,各地也將開始新的探索。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表示,2015年將進一步建設中關村創業大街街區,更多地聚集包括金融、人才、服務、標準、智慧財産權等要素;上海市科委將出臺眾創空間扶持辦法,場地不再是享受扶持政策的硬性指標,一批創新創業服務組織將成為孵化器;3月12日,河南首家眾創空間——UFO眾創空間鄭州項目開工,旨在建設一個全週期産業孵化平臺……伴隨著探索的深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也將加速形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