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法制晚報:銀行利潤大 該多想想回饋社會

  • 發佈時間:2015-03-29 16:46: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27日晚間建設銀行2014年年報的發佈,五大國有銀行已經全部交出2014年的成績單。從中可以看出,雖然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如預期一般有所放緩,但是整體來看,銀行賺錢能力依然強悍。2014年,工建農中交五大行凈利潤總計9273.07億元,平均日均賺25.4億元。

  五大國有銀行的利潤,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看上去,2014年的增幅有所減少,但比起2013年,還是賺得多了。根據年報,2013年五大行的凈利潤是8627.23億元,每天平均賺23.6億元。兩相對比,就能看出2014年仍舊可稱為銀行豐收年。

  銀行繼續賺錢的背景,是經濟上行的減緩。換句話説,全社會掙錢都更難了,但是銀行利潤並沒有受太大影響。這很讓人羨慕,在羨慕之餘,也使人對銀行産生一些期待,那就是銀行賺了錢,能不能拿出一部分來,給社會一些回報。

  這些回報可以從很多方面體現出來,比如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寬鬆一點。融資難是中小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資金鏈斷裂對這些企業來説是致命的。中小企業這個盤子説起來很大,該怎麼擺,能讓它們活下來,並且發展壯大,是個高深的學問。既不保守,又不冒進,讓銀行的資金為經濟注入活力,恐怕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當然這不是銀行自己説了算,但如果政策門檻調整困難,利率調整是不是可以先行?這都是可以琢磨的,最好是主動地琢磨,這樣不僅於人有好處,對自己未來與更多的民營銀行或者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競爭,也是很有好處的。

  隨著個人金融、理財觀念的增強,人們和銀行打交道的地方越來越多。一旦接觸多了,就會發現銀行各種顯性、隱性的收費特別多。跨行、異地轉賬或存取要手續費,發提醒短信要服務費,買理財産品,收益本身在下降,但依舊會收取一定的費用。諸如此類收費,是銀行的利益增長點,但讓人煩不勝煩,總感覺受了銀行的欺負,銀行該提供的服務打了折扣。既然掙錢多了,能不能放掉自己的一些利益,把它們還給客戶呢?

  實際上,政府和監管者也曾經三令五申讓銀行減少收費項目,但這項減了,另外再設計個名目還能收。在獲取龐大的利潤之後,銀行最該做的,是放棄邊邊角角的逐利,用更多的免費服務來贏取客戶,這麼做,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也能讓銀行本身更有活力。

  銀行是窗口行業,基層營業點面對最多的,是千萬個普通人。改善服務品質、增加服務內容,也是銀行的本分。在這一點上,銀行做得並不好。能不能把賺的錢用來增加營業網點,多開窗口、多雇人手,讓老百姓用錢更方便呢?營業廳能不能多提供座位和飲水,並努力減少人們的等候時間呢?能不能給人們多提供一些新的服務方式呢?有消息稱,工商銀行已經發佈了網際網路金融品牌和一些産品,向電商進軍了。這種主動的態度就值得肯定。

  國有銀行賺來的錢,本質上都是老百姓的,不該僅僅拿它來表功,或者覺得數據放在那裏好看,而是要更多地考慮如何讓這些錢活起來,造福百姓和客戶。在回饋社會這一點上,銀行可做的事情有很多,而且也是大有可為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