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點11分”校園匿名社交:聊天不再看臉
- 發佈時間:2015-03-29 16:21: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3月29日電(記者余靖靜)楊泱27歲,“11點11分”App是他的第三個創業項目,獲得了1111萬元的天使投資。
在社交App井噴的時代,這款主打“限時交流”、喊出“拋棄顏值”的校園限時匿名交友應用軟體自2014年9月上線後,目前已推廣至國內100多所高校,擁有了五六十萬用戶。
“11點11分,誰將和我不期而遇?”
每晚11點11分,“11點11分”App才會開啟核心功能:系統為你隨機匹配一個同校、同城或者全國範圍內的異性大學生“小夥伴”,雙方有11分11秒的限時交流機會。
如果在這11分11秒內,雙方覺得投緣,互相點擊“Like”,便可以保留對話方塊不受時間限制地暢聊下去,並能在任意時刻看到對方的實時地理位置。
如果在限時內覺得對方不合適,也可以點擊“Kick”,系統就會重新為你匹配,尋找下一個聊得來的人。一旦“Kick”,雙方的關係鏈、聊天記錄都將被徹底刪除。
“所有的設置都是為了讓大學生用戶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拋開負擔,輕鬆表達心情。”作為1988年出生的工科男,楊泱對“11點11分”App的“用戶剛需”有著自己的感性體驗:“大家都是大學過來的,知道晚上11點11分前後是個尷尬的時間段——熄燈了,斷網了,一時又睡不著,而且相比白天而言,夜晚的人情緒上更為感性,這時很需要一個能有共鳴的情感交流對象。”
抓住這樣的“市場痛點”,再用11分11秒的“限時交流”營造出一種“儀式感”。楊泱説:“正如情人節一年只有一天,準備和興致就會高昂;一天只有一次,一次只有11分鐘,必須要好好珍惜。”
不過,要打磨出一款社交應用,其遊戲規則的設置必須“深度了解人性”。高考保送浙江大學、讀研又是保送浙大的“學霸”楊泱靠的是“笨辦法”,“把自己置於真實的用戶場景。”
在他的手機上,滿屏的社交軟體:國內的“秘密”“抱抱”“左右”“比鄰”,國外的Tinder、Whisper等等。後來他研究出來11分鐘是個黃金分割點。
?拋棄“顏值”,能否收穫“小清新”緣分?
要註冊“11點11分”App,用戶只需填寫性別,沒有昵稱。最迥異於其他匿名社交軟體的一點是,聊天時雙方對話的頭像均由系統隨機生成。
楊泱説,他希望這個App能在這個過度看臉的世界裏找到一個平衡點,“創造一種指向內心感受的精神交流,締造一段輕鬆活潑的校園關係。”
有一個男生在使用“11點11分”一週後寫了這樣的反饋:“沒有約見面,沒有互相爆照看顏值,只是單純的每天2小時左右的聊天,在互道晚安中入眠。不知道她的想法也不清楚之後會怎麼發展,但很感激和慶倖。”
這被稱為典型的“11點11分”式感情。楊泱喜歡這樣的“小清新”。
為了讓這份“小清新”安全又可靠,“11點11分”使用了電子圍欄認證技術,以確保“11點11分”用戶的手機地理定位必須在某一個高校校園內。
實際上,沒有“顏值”的干擾,“11點11分”被開發了更多的對話可能性。可以向學姐請教如何選課,可以問問學弟夜跑的入門級鞋子,還有一個女生曾在對話中傳了微積分題,如果隨機匹配的清華“學霸哥”在11分11秒內解不出來,就直接“kick”。
“荷爾蒙只是一個切入點”
有一對情侶通過“11點11分”認識,18天后就成功牽手。有一對分手的情侶,重逢在“11點11分”,暢聊時都覺得可能是對方,相約見面後複合。也有分手後的女生,知道男生在使用“11點11分”,也去下載並設置了匹配條件,卻一直沒遇見,感慨“緣分已盡”。
“感情能成最好,沒有好的結局也沒關係,至少我們練習了搭訕和相處。”楊泱説,知識的學習可以靠課本和實驗,而恰如其分的情感表達和交流,需要人與人的實際“交互”才能磨練出來。荷爾蒙只是“11點11分”的一個切入口,最終希望推動的是“善意的陌生人”的交流。
創業團隊中的小夥伴曾告訴楊泱,在斯坦福大學,宿舍房門上都會寫著舍友的姓名、愛好、特點等等,不斷會有其他宿捨得成員根據門上的指示,敲門進來交流。
相形之下,國內情況略顯寂寥。2014年浙江大學本科新生曾填過一份問卷,裏面有道題是關於“人際表達”的,結果顯示:4604名同學中,只有28.91%的人覺得自己“有很多朋友”,60.11%的同學選擇“有少量朋友”,更有10.42%的同學的答案是“很少與其他人接觸”與“不太喜歡交朋友”。
“大學是人社會化的開始,認識新朋友是個剛需。”楊泱説,人們為什麼要讀大學,除了學知識,更為了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去感受知識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