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圈錢先圈人,微交互發力了

  • 發佈時間:2015-03-20 03:53:2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像電影一樣去生活。”最近,一款名為“足記”的APP火了。類似電影截幕(帶中英文字幕)的圖片呈現方式,深受文藝青年的喜愛。而在他們的追捧下,這款主打文藝招牌的圖片社交APP,一下從App Store排行榜的Top1000之外,躥到了免費排行榜第一名。這,不過距離該APP新增寬屏拍攝模式一個月。

  除了新穎的圖片處理方式外,“足記”還能發佈自己的位置,尋找周邊的朋友。就像國內版Instagram(一款最初運作在iOS平臺上的移動應用,將你隨時抓拍下的圖片分享彼此),只不過比Instagram更文藝些。而在圖片處理之外,建立這樣一個平臺,讓用戶將圖片以及圖片資訊及時發佈,對圖片處理軟體來説,或許才是真正賴以生存的條件。未來,這樣的“微交互”,也會是投資熱點。為什麼?因為有圈子。

  “足記”

  一群文青做給另一群文青用

  “足記”由上海一個8人團隊創立。據説,這個名為“ chen kai ”的開發商,原來還是張國榮的超級粉絲,因此,在“足記”前,還有一款名為“榮史上的今天”的紀念張國榮的APP。

  一週前,“足記”還放在App Store“旅遊”類目裏,最近,又歸類為了“攝影與錄影”。儘管在App Store裏無法直觀地看到該應用的下載量,但單在魅族應用市場,下載量就達8萬+。以這樣的速度躥紅,估計是這個團隊怎麼都沒想到的。

  這兩天,錢江晚報記者嘗試用各種方式,聯繫“足記”的創始人楊柳及運營負責人宇文卿,但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圈裏的小夥伴説,上海本地媒體也沒能聯繫上他們,“很低調。”有小夥伴分析,一是火得措手不及,以至於這個團隊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外界對他們的喜愛;二是由於下載量暴增,這個8人團隊近期很抓狂。在致用戶信中,該團隊就表示:“伺服器過載,稍微修復到穩定一點就被信賴的大潮衝垮,現在足記團隊八個人全員奮戰……”

  人怕出名豬怕壯,APP也一樣。一旦大紅大紫,受到的質疑也就隨之而來。“‘足記’會不會是下一個‘臉萌’?”這樣的擔憂,其實也並無道理。畢竟創始人楊柳曾表示:“這是一件一群文藝青年做給另一群文藝青年的産品。”而這,也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它能留住這些人嗎?

  in

  依賴社交火,建立社交活

  怎麼留住用戶,這點,杭州本地的圖片處理APP——“in”,就做得很成功。

  “姐姐來了。”一件淡黃色的披肩,九言科技的CEO謝旭像一陣風一樣,出現了錢報記者面前。

  2014年6月6日,“in”上線,第一個月用戶達100萬,第6個月突破1000萬用戶,8個月2000萬用戶,昨天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2400萬,“in”的月留存度有50%以上,每天使用超過10分鐘。“春節期間,我們同時線上人數突破300萬,用戶平均每天打開in的頻次超過4次。”現在九言科技100多名員工,已全部投入到“in”的開發和維護中。

  打開“in”,除了服裝搭配、潮品外,還有美食、攝影、生活、旅行等頻道,用戶還可以點讚和評論交流。“in”目前的用戶裏,女性用戶佔了92.5%。這些女孩子每天除了在in上曬自拍、美食和美景外,還會就某一熱門話題進行討論。謝旭表示,“in”的超常規發展,順應了用戶的圖片需求。

  “微信主打朋友圈,是熟人社交,微網志和陌陌主攻陌生人社交,‘in’的社交沒有熟人和陌生人的模糊界限,只要你感興趣的,都會在in上找到同伴。”謝旭表示,“in”所呈現的社交關係比微信更開放,但比微網志更封閉,屬於重現現實裏的社交強需求。

  圖片處理類軟體很多

  紅到現在的沒多少

  其實,不只是“足記”和“in”,細細數來,在我們手機上存在過的圖片處理軟體真不少。比如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相機360、魔漫相機、VSCOcam、Nice、……它們曾一度成為最熱門圖片處理軟體,可是,一直紅著的,還剩多少?

  有人説,圖片處理軟體就像桂花,無論開著的時候多麼討人喜歡,一陣秋雨後就散盡。當然,現實沒有那麼殘酷。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這些APP就和明星一樣,“過時”的和還“紅著的”,總是有差別。這差別,就是用戶黏性。而這種粘性,又必須被圍進APP自己的一個社交圈裏,就像Instagram一樣。

  謝旭的做法,已經很好地應證了這一點。而楊柳,顯然也是意識到的,“中國沒有扛鼎的拍照社交産品,因為所有人都在模倣Instagram,但是你的社交關係很難在産品裏面建立起來,因為微信重構並壟斷了這一層。”

  因此,楊柳的策略是:刷爆朋友圈後,漸離朋友圈,把用戶圈進“足記”的社交圈中。在“足記”中,你可以美化圖片後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也可以直接發在“足記”中,配上文字和定位。

  圖片社交帶來了“微交互”

  圈進來的都是錢

  圖片處理軟體,又可以稱為新型社交軟體,它們會帶來一種新的人與人的交互方式——“微交互”。而由於這種交互産生了圈子,有了人的大數據,也就有了錢。投資者們將它們作為未來投資的一大熱點。

  謝旭坦言,“in”的用戶大多是“85後”和“90後”的年輕人,這些新新人類興趣廣泛,想法新奇,熱衷於P圖、流行文、文藝、搞怪逗逼等新興元素,這也讓圖片社交産品突破微網志和微信等傳統社交軟體壁壘。

  對於社交軟體來説,用戶就是金錢。“按照美國臉譜的市值,每個用戶大概值18美元,國內的用戶價值按照1/10計算,一個用戶也值11元。”華旦投資CEO張潔之前投資了主打校園社交的11點11分,目前也在關注一些圖片社交創業團隊。她説,在微信和微網志興起後,綜合性的社交平臺已經是騰訊一家獨大,但細分領域的垂直類社交機會仍很大。

  社交産品的本質是用戶的交流渠道,社交産品被稱為離錢最近也是離錢最遠的地方,因為一旦用戶覺得社交産品太過商業化,就會離身而去選擇別的替代産品。那圖片社交産品如何盈利呢?

  “情人節我們跟美寶蓮做了一場聯合品牌活動,我們並不收費。現在大品牌以及各個業態甚至經紀公司都主動來找我們合作。”謝旭表示,社交軟體的盈利不是難點,難的是怎麼留住並服務好用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