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領域確定為“中國製造2025”發展重點

  • 發佈時間:2015-03-28 08:2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3月27日電(記者王政)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今天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分別介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國製造2025》的有關情況。

  林念修介紹説,意見有四大亮點。首先是堅持全面創新,從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建立市場導向機制、強化金融支援、激勵成果轉化、完善科研體系、加快人才培養和流動、推動開放創新、加強統籌協調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0條近百項改革舉措。在文件起草過程中,特別注重形成經濟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對外開放體制的系統改革的合力,避免改革碎片化。

  第二是強化市場導向,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基於這一點,意見將改革重點放在了著力創造一個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的體制環境上。比如意見提出,研究降低侵犯智慧財産權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門檻,調整損害賠償標準,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合理劃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等一系列舉措,力求徹底擺脫智慧財産權“侵權易、維權難”的僵局。

  第三是突出人才為先,用利益分配杠桿,激發每一個創新者的內在動力。若干意見圍繞向創新者讓利,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收益比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的股權獎勵收入五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等政策。同時,針對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雙軌制”的問題,文件也提出,要完善科研人員在企業與事業單位流動時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鼓勵他們在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合理流動,社保要跟進,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批准,可以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到企業去兼職或者創辦企業,這些規定,都是要促進人才雙向的自由流動,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第四是聚焦瓶頸制約。比如,著力化解長期制約創新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圍繞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意見從培育壯大創業投資、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提高信貸支援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一系列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優惠稅收政策,適當放寬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限制,探索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服務,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等等。這些目的就是要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援創新發展的良性互動的局面。

  林念修説,要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政府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好“鋪路”工作,關鍵是營造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企業能夠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企業能獲利。第二件事是“賦權”,讓企業真正牽頭搞技術創新。下一步要在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的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創新機制等方面推進一系列改革,原則上凡是市場導向明確的産業技術創新項目都應以企業為主。第三件事是“造血”,要逐步改變過去政府主導的選拔式的創新支援模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援為主的模式,創造一個公平環境。

  “《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的頂層設計。”蘇波説,《中國製造2025》將於近期正式印發,突出先進製造和高端裝備,以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産業等10領域作為發展重點,加快製造強國建設。

  蘇波提出,與過去制定的産業發展規劃和戰略不同,《中國製造2025》不是一個一般性的行業發展規劃,而是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産業變革的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它不僅僅要推動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當中,實現製造業高端化的跨越發展。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和五大工程。

  十大重點領域則為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産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

  五項重點工程包括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8日 03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