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州服務精神感動了我

  • 發佈時間:2015-03-26 06:33:4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卡爾蔡司光學中國區總裁彭偉——

  作為全球光學和光電行業的技術領導者,德國卡爾蔡司光學早在20多年前便將中國區總部落子廣州,至今廣州已成為該公司的全球三大基地之一。昨天,該公司中國區總裁彭偉在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召開之際,接受了媒體採訪,暢談他的廣州印象。

  回首當年,他説廣州的服務精神感動了他,也感動了公司高層,讓他們“下決心除了廣州哪也不去”。如今,廣州工廠産品的按時發送率居全球第一,歐美客戶反饋“跟歐洲和德國製造沒有差別”。

  廣州日報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外宣

  關鍵詞1:投資德國巨頭的全球三大基地之一

  “各位記者手上的鏡頭,不少就出自我們的生産線。我們的鏡頭拿去拍電影,也拿過3次奧斯卡金像獎。”彭偉介紹,卡爾蔡司集團在20多年前進入中國。尤其是廣州,更已成長為蔡司光學的全球三大基地之一。

  從1998年在廣州蘿崗投資建設的第一座大規模製造工廠——卡爾蔡司光學(中國)有限公司,隨後的2006年、2007年、2009年,他們又分別在廣州保稅區和蘿崗區投資建設了太陽鏡片工廠、高端定制化生産工廠等3間工廠。截至目前,蔡司光學已經在廣州累計投資近一億美元,形成了從研發、製造、銷售一整條成熟的産業鏈。彭偉表示,從全球範圍來講,蔡司光學在廣州的投資僅次於德國,“投資規模在同行業裏也算最大的。”

  關鍵詞2:服務“下決心除了廣州哪也不去”

  作為紮根廣州20餘年的外資企業,彭偉坦言廣州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廣州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如果説內地和香港需要一個互相溝通和撬動的支點,那非廣州莫屬。”

  廣州有著優越的投資環境。彭偉説,自1995年在廣州設立中國總部以來,蔡司光學在20多年裏持續受惠于廣州市為外資企業所創造的優越投資環境及政策扶持。比如,高端定制工廠産品主要供給歐洲、亞太區和美國市場,需要24小時生産發貨,“當時考察了國內的幾個城市,廣州的相關主管人士最具服務意識,硬是找到了既符合政策,也可通融操作的方法。”彭偉對此記憶猶新,“這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公司高層,下決心除了廣州哪也不去。”

  最後,從軟實力來講,在彭偉心中的廣州是一座開放、包容、務實的城市。他説,廣州始終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思鄉文化上海納百川、相容並包;無論是政府機構、企業還是廣州人,低調、務實、富有服務意識,“這是我個人在廣州工作生活20年的深刻體會。”現在,他全家常居廣州。

  關鍵詞3:品質廣州製造與德國製造沒差別

  廣州作為蔡司光學在中國的製造中心,更是研發中心、運營中心、精益生産示範基地、視光人才培育基地,這還未能讓彭偉滿足。

  “中國國內的企業不缺資金,不缺先進設備,不缺人才,但有時做不出國際一流水準的産品,就是因為缺乏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

  彭偉解釋説,全球消費者對德國産品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就是精密可靠,“這源自一種叫德國態度的DNA”。簡而言之,就是德國人對工業産品背後的科學理論、精準工藝、極致細節的不懈追求。他表示,在廣州發展的這些年來,公司正是通過産品去傳揚這種德國製造的嚴謹態度。如今,廣州工廠的産品按時發送率居全球第一,歐美客戶反饋“跟歐洲和德國製造沒有差別”。

  關鍵詞4:機遇政府鑄造船閘 企業找對方向

  對蔡司光學等外資企業來説,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落地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彭偉表示,南沙擁有毗鄰港澳的天然地理優勢,可以很好地跟港澳貿易形成合力,借此打通內外市場。自貿區在法律法規、貿易規則、高端人才引進等方面,也為外資企業帶來更便利的發展條件。

  彭偉表示,“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最近被反覆提及,他的理解是:政府的新政策、戰略、思維是船閘,企業是船,資金、理念、人才則是水,船閘築起來,水位升起來,船才能從下游駛往上游。在此過程中,政府扮演的是鑄造船閘的關鍵角色,而企業則要練好內功,適時把握機會和方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