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百姓蓋一間“幸福之屋”

  • 發佈時間:2015-03-26 05:52: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千樂,海南瓊海市塔洋鎮魚良村人。對於王千樂,已不能簡單地將他定義為“農民”了,“我平時在村裏的農家樂打工,下班之後就去料理自家種的香蕉。”王千樂告訴記者。像王千樂一樣,擁有多種收入來源的瓊海人已不在少數。記者在博鰲鎮美雅村看到,這個120多人的自然村裏,有勞動力的大都在村裏的農家樂打工,農活已經成為他們的“副業”。王千樂覺得,有地種、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們生活得很開心,你看整個村子的衛生環境多好啊,這裡出了門就是‘綠道’,空氣也好。”

  瓊海人的幸福感源自2012年瓊海市提出的“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瓊海市明確要求,推進新型城鎮化要以“不砍樹、不佔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三不一就)”為原則。

  在“三不一就”原則的指引下,瓊海全市建成文明生態村1754個,佔全市自然村總數的71%,有8個村鎮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特色小鎮和農業公園建設帶旺了人氣,促進了消費,不僅讓農副産品增加了附加值,還把農民從原來單純的種植生産中解放出來,參與到鋪面經營、土地出租、就地打工等多种經營中,實現從單一的生産性收入轉變到經營性、財産性、工資性、生産性4項收入並舉。2014年,瓊海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0910元,比海南省平均水準高997元。

  “‘三不一就’原則下的瓊海城鎮化,可以比喻為在瓊海17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給瓊海50萬老百姓蓋一間‘幸福之屋’。”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告訴記者,這間“幸福之屋”主要由4根柱子來支撐。

  “第一根柱子是特色小鎮,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連結城鄉的重要支點。”符宣朝介紹説,目前,瓊海市全部12個鎮已形成“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産業”,吸納當地農民“不離鄉、不離土”,就地就業致富,確保當地百姓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主體地位,以充足的內驅力保證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根柱子是農業公園,作為城鎮化中統籌鄉村發展的重要手段,助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記者在瓊海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看到,這裡既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農田,也是農民休閒的公園和遊客觀光的景點。依靠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當地的農民辦起農家樂、休閒驛站,旅遊相關産業雨後春筍般出現,農民的收入也實現翻番。

  第三根柱子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就地城鎮化的根本。例如,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189個行政村“村村通公交車”;推進農村改廁,試行農村污水人工濕地生態化處理模式。

  第四根柱子是旅遊綠道系統,作為全域5A級景區的紐帶。“我們推進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田園城市,最終目標是把整個瓊海建設成一個5A級大景區,讓這個大景區成為瓊海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幸福家園。”符宣朝告訴記者,2014年,瓊海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45萬人次,約佔海南省三分之一,鄉村旅遊收入19.2億元,增長195%;旅遊總收入增長62%,高於海南省平均值48.8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