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格到底應該怎麼比?
- 發佈時間:2015-03-26 02:31:10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觀點交鋒
要弄清油價比問題,本身比較繁雜,牽涉到科技、原油産地、石油期貨等多種因素,且這種價格比也處在不停變動之中。但是,油價也絕非毫無可比之處,目前至少可從四方面進行對比和權衡。
在國際原油價格由每桶140美元暴跌到40美元時,中國成品油價始終居高不下,保持每升6元多人民幣,日前在朋友圈廣泛流傳的段子正表達了公眾對於國內油價的疑慮。
而近期中石化發佈的年報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時,中石化官微“喊冤”更讓人奇怪。中石化官微言下之意,是中國成品油銷售價並不算高,且還暗示中石化現在成品油銷售價格中,有不少被國家稅收拿走,是在為國家做貢獻。
那麼,民眾與中石化對成品油價格截然相反的兩種看法,到底誰符合實際?到底該以什麼方式來衡量中國成品油價格高低?
要弄清油價比問題,本身比較繁雜,牽涉到科技、原油産地、石油期貨等多種因素,且這種價格比也處在不停變動之中。但是,油價也絕非毫無可比之處,目前至少可從四方面進行對比和權衡。
如果以國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進行對比,看成品油消費佔生活總支出比率,可判斷一個國家成品油價格的合理程度。雖然,中石化拿歐美國家的成品油價與中國相比,每升油單位銷售價,或許可能歐美比中國會高。但歐美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和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比中國高多了,就這一點來看,即便歐美國家油價比中國略高,但佔每人平均收入比卻要低得多,從而説明歐美國家民眾石油消費負擔比中國民眾輕。
而以單位煉油成品進行對比,看每升成品油單位消耗比率,可判斷一個國家成品油品質及價格基本狀況。不同國家在生産成品油上,由於受技術、勞動力成本以及是否産原油等綜合因素影響,不僅油品有差距,且每升油在成本上也會相差懸殊。我國石油生産巨頭在煉油技術與歐美國家相比可能有差距,尤其靠進口原油煉出的成品油比重可能較高,於是成品油生産價格會比歐美發達國家要高。因此,我們如果想要客觀討論油價高低,這一成本因素也不能忽視。
以成品油耗佔國民生産總值對比,看單位産品油耗比,可判斷一個國家成品油價格總體合理水準。儘管各國社會勞動生産率和科技水準有所區別,但一個國家國民生産總值油耗比可大致核算出來。我國國民生産總值成品油消耗比剔除科技含量等因素之外,如果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單位産品油耗比重仍較高,説明成品油價格就有所偏高。
最後,以成品油稅收構成對比,看每升成品油銷售價中的實際稅負水準,可判斷一個國家成品油價格的民生滿意度。考察成品油銷售價格是否偏高,要把每升成品油消費稅率當做重要參照物。
據相關資料,中國每升成品油在累加了消費稅金額後,總額再乘以17%為增值稅,實際存在重復計稅問題。而美國油價模式比較簡單,稅費也較低,稅費大約佔到10%至12%。而歐洲國家由於注重環保,成品油價格被加徵重稅。最典型如挪威,它是年産石油1億噸的産油大國,但油價卻高達每升14塊多,幾乎比中國高一倍,原因就是油價中稅費比例高達60%至70%。相比之下中國油價中稅費比例處於兩者之間,大約佔到30%左右。
因此,從單一的數字變化來判斷油價高低有片面之嫌,油價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商品價格,應當被置於宏觀經濟環境以及行業水準的維度來考慮。
而對於決策層來説,在制定成品油銷售價格時,應當多重考慮油價變化給經濟主體帶來的影響,避免油價過高影響社會生産和經濟的企穩回升。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