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化解體制弊端與結構性矛盾不能靠貨幣政策

  • 發佈時間:2015-03-25 08:06: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的通縮預期是國人在經濟處於“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産生的“貨幣幻覺”,因為很多經濟主體已適應了通脹帶來的虛假繁榮。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主要障礙是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這些問題不能通過寬鬆貨幣政策解決。面對新常態下的陣痛,我們必須咬緊牙關,保持戰略定力。

  近幾個月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低位運作, 2月同比漲幅為1.4%,已連續六個月未超過2%。結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下跌及經濟下行壓力,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會陷入通貨緊縮。價格漲幅回落乃至物價下降的確是通貨緊縮的前兆。的確,通縮會打擊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導致商品滯銷,企業利潤下降,失業增加,進而造成經濟衰退,危害十分嚴重。因此,國人對通縮的憂慮毫不奇怪。但是,我們不能僅憑一組短期的價格數據就判定中國經濟陷入了通縮,而要結合實際國情審慎研判。

  據筆者的觀察,實際上當前的通縮預期是國人在經濟處於“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産生的“貨幣幻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通過寬鬆貨幣政策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由此導致物價、房價大幅攀升。看來這些年來很多經濟主體已經適應了通貨膨脹帶來的虛假繁榮,因此當貨幣政策慢慢回歸中性,物價恢復正常時就會産生經濟陷入通縮的錯覺。從理論上説,短期的適度通脹能夠刺激經濟發展,然而長期的高通脹會將一國經濟引向崩潰。所以,過量貨幣猶如一杯毒酒,會讓經濟在短期亢奮後陷入長期的衰退之中。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現在發展的主要障礙是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而這些問題是不能通過寬鬆貨幣政策來解決的。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頭,我們得適應經濟新環境,需格外小心警惕經濟患上“貨幣依賴症”。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是市場決定價格。價格波動本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價格高漲刺激生産,只要貨幣總量穩定,當生産出現過剩時,價格必然回落。價格漲落的過程,就是産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在經濟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如果價格持續全面上漲或下跌,背後一定有貨幣因素在推動。因而,無論是通脹還是通縮,都會扭曲價格體系,嚴重干擾市場運作。貨幣主義大師彌爾頓·弗裏德曼説過,貨幣政策最重要的功效是“能夠防止貨幣本身成為經濟波動的一個主要根源”。因此,各國政府通常都把穩定物價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有的發達國家甚至把穩定物價作為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

  近十年來,我國貨幣政策以寬鬆為主,物價幾乎一路上漲,特別是2008年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採取的諸多措施,引發了較強的通脹,國人對通脹的感受十分強烈。美國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在《通貨膨脹的歷史與分析》一書中層精闢地指出,通貨膨脹是“這個世界上的頭號竊賊”。“它不聲不響地從寡婦、孤兒、債券持有者、退休人員、年金受益人、人壽保險受益人手中竊取財富。小偷、搶匪、貪官污吏等所掠走的財富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通貨膨脹的禍害。” 當然,通脹也為不少資産投機者帶來暴富機會,正如帕爾伯格所言,通脹還是“這個世界上最慷慨的施捨者”。“通貨膨脹對債務人、不動産所有者的贈予超過了所有慈善事業、捐獻、捐贈的總和。”通脹不但擾亂價格信號、稀釋居民消費能力,而且擴大貧富差距,社會危害十分嚴重。近年來居民感受到的主要壓力是通脹,而不是通縮。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態勢,本屆政府審時度勢,保持戰略定力,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措施,一再強調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物價漲幅連續下跌,整體物價趨於穩定,這確實為“轉方式、調結構”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從2013年到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從7.7%下降到7.4%,但新增城鎮就業不降反增,從1310萬人增加至1322萬人。同時,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持續高於GDP增速,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進一步下降。這説明,雖然我國經濟增速下降,但結構明顯改善,增長品質在顯著提高。此時千萬不能對過量貨幣産生依賴,再次打開全面寬鬆貨幣政策的閥門。否則,中國經濟將錯失結構調整時機,轉型升級勢必功虧一簣。

  央行《2014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廣義貨幣增長12.2%,高於同期GDP增長,足見我國貨幣供應是充足的。從價格走勢來看,我國物價依然處在上漲週期。CPI從2009年11月至2015年2月一直同比上漲,只是近六個月漲幅有所降低而已。PPI雖然連續六個月下跌,但主要原因是産能過剩導致的部分商品滯銷,而並非貨幣短缺所致。因此,即使從CPI和PPI的數據也不能得出中國經濟陷入通縮的判斷。如果此時通過寬鬆貨幣政策釋放過量貨幣,非但不會刺激有效需求,反而將進一步刺激虛假需求。一方面物價將被繼續推高,老百姓手中的貨幣會進一步貶值;另一方面信貸擴張刺激投資增加,産能過剩會進一步加劇。從消費和生産兩個角度看,這都是得不償失的。

  總之,此輪物價低位是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必然結果,是經濟新常態的正常現象。過量貨幣猶如一杯毒酒,面對新常態下“三期疊加”帶來的陣痛,我們必須咬緊牙關,保持戰略定力。為不使中國經濟再度患上“貨幣依賴症”,須堅定不移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力促經濟提質增效,而萬不能飲下過量貨幣的毒酒,再次釋放通脹這只“大老虎”,以致這些年來“轉方式、調結構”的努力前功盡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