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醫科大學生到“草莓公主”

  • 發佈時間:2015-03-25 05:33: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簡介:

  王倩,山東青島曹村草莓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她花了4年時間,把合作社草莓的種植面積從50畝擴展到1500多畝,社員也從30戶發展到了156戶,社員每畝增收5萬元以上。今年3月初,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這是新品種,酸甜多汁,不信你嘗嘗。”當《經濟日報》記者在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草莓採摘節上見到王倩時,她正拿著一顆自家産的、足有雞蛋那麼大的草莓,自信地向遊客講解。看著這一幕,誰能想到,眼前這個農家姑娘原是醫科大學畢業生。

  莊稼地裏走出了“草莓公主”

  “本來不想從事農業,從小就想學醫。”王倩在大學學的是護理專業,2009年4月,當她獲得去新加坡留學深造機會的同時,父親被查出了癌症晚期。

  “當時家裏還是普通的簡易大棚,爸爸擔心媽媽一個人種大棚太辛苦,剛做完化療就跑到地裏把簡易大棚改建成全自動的冬暖式大棚。他身體很虛弱,但是勸不住他。”王倩被父親打動了,決定放棄自己的理想,回家種草莓,“父親在家裏是頂梁柱,他希望我能把他的事業繼承下來。”

  2009年5月,王倩正式接手父親經營了多年的合作社。沒有經驗,缺乏資金,社員不信任……王倩每天早上5點多鐘起床,全身心撲在草莓地裏,邊看書邊實踐。父親治病花光了家裏積蓄,她説服母親將家裏的房子做抵押向銀行貸款,建起了佔地80多畝的新品種試驗基地。就這樣,她邁出了第一步。

  6年後,她的合作社生産的“曹村草莓”獲得中國農産品品牌博覽會優質農産品金獎,合作社越辦越大,社員腰包鼓起來了。王倩贏得社員的信任,社員們也送給王倩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草莓公主”。

  把體驗式深加工“帶”起來

  合作社的草莓不愁賣了,王倩又開始思考新的發展路徑:延伸合作社草莓生産的産業鏈,把草莓深加工契合遊客的體驗加入到草莓採摘和觀光旅遊的項目當中。

  “草莓十月中旬上市,到來年的五六月份就結束了,”王倩説,“現在開展的觀光旅遊,遊客只是來看一看,玩一玩,順便摘點草莓帶回家。我們下一步想換一種思路,就是讓遊客能親身製作草莓蛋糕、草莓醬,把這個産業做大,把草莓的生産週期延續到全年。”

  在觀光農場裏,記者看到有間小展廳裏陳列著鐮刀、镢頭、耙子等農具,還有精心挂起的手織布、手工編織的紙盒、剪紙畫等頗具民俗風格的展品,遊客既可以觀賞,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在這兒玩耍。“以前沒見過,很好玩,我還可以自己做,和學校的手工課差不多。”今年上二年級的小子文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剪紙作品“小兔子”。

  “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但我們80後很少幹農活兒,有些農具都不認識了,現在的小孩兒估計就更不認識了。”王倩説,“我接觸農具之後,覺得挺有意思,就開始收集,慢慢地發現農村的一些民俗挺有趣的,我也一塊兒收集了下來,作為我們觀光旅遊的一個項目保留下來。”

  助大學生創業一臂之力

  當擴大規模蓋溫室大棚時,婦聯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幫她爭取了農業補貼;當資金出現困難時,婦聯為她爭取了貸款;當想通過網路發展時,還是婦聯給她帶來O2O行銷模式的相關材料,幫她聘請創業導師。為回報政府和社會對她的支援與幫助,王倩也在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尤其是關注和幫助剛起步創業的大學生。

  除了合作社的理事長外,王倩還有一個頭銜,那就是青島市婦聯領銜的青島女大學生創業聯盟的副會長,該聯盟目前的成員已經達到120多人。王倩經常在合作社舉辦活動,邀請剛加入自主創業聯盟的大學生一起座談交流。

  “我也算是闖過來了,有些經驗也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有個初步認識,”王倩説,“創業的前期是辛苦而又充滿挑戰的,但是一定要堅定信念,不要害怕困難。要多學習專業知識,與各行各業的創業者交流,避免走彎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