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經濟:實體恢復需時日

  • 發佈時間:2015-03-25 05:33: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12年安倍晉三就任日本首相後,推出了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的一系列經濟新政,期待能將日本經濟拉出沉悶的泥潭。仔細分析,其實安倍的新政並無太多的新意,其中財政和金融政策基本繼承了以往內閣的擴張性路線,無非是加大財政支出。而其金融政策則是模倣美國的QE,只不過規模超過美國的水準。日本輿論認為,安倍內閣的超預算支出是“亂撒錢”,因為除部分財政資金用於基建投資和災區重建,相當一部分是對企業的減稅支援和對一些行業的補貼,甚至還直接向低收入者發放商品券,這些措施對拉動消費作用有限。

  安倍新政中“另一支箭”的結構改革和促進增長的政策尚有一些新意,比如取消行政限制,在部分領域創建“特區”,實施特殊政策,允許企業跨界經營;推行農業改革,削弱“農協”統攬農業經營的權力;鼓勵女性再就業等。但是,時至今日,這些政策爭論多,落實少。

  “安倍經濟學”實施兩年多來,日本經濟形勢在“變”與“不變”中發展。“變”的是資産價格迅速回升。東京股市的平均股價從兩年前的8300日元升至目前的19000日元,幾乎漲了1.5倍多。股市暴漲顯然和日本量化寬鬆的金融政策密切相關。日本央行開閘放水,釋放出來的大量流動性潮水般涌入股市,一浪一浪地推高股價。這也是安倍內閣和日本央行樂見的結果。因為股價飆升首先滋潤的是上市的大型企業。每半年一次的上市企業財務調查顯示,大型企業的資金實力隨股價上漲而增強。其次受益的是股民,他們從牛氣沖天的股市中大筆獲利,然後用賺來的錢大肆購買高檔商品和奢侈品,給低迷的消費市場增添一點亮色。但和歐美國家相比,日本國民的持股較低,日本國民的金融資産中,股票所佔的比率也很低,所以股價高升對拉動整個消費市場只是杯水車薪。日本資産價格上漲同時表現在房地産價格方面。日本央行推出大規模量寬政策後,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地價快速回升,東京都中心地帶的價格兩年多上漲了40%,不僅吸引國內資金爭相進入,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

  “不變”的是在股價和地價等虛擬經濟膨脹的同時,日本的實體經濟卻依舊步履蹣跚,特別是製造業表現不佳。在日本主要産業中,冶金、造船、化工、造紙等傳統“重化工業”早已失去昔日雄風,只是勉強度日。曾引為自豪的家電和電子産業,在美國和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雙重擠壓下每況愈下,當年叱吒風雲的“新力”已經連年虧損,“夏普”雖曾一度好轉,最近再次滑入危機的邊緣,正在申請資金援助。

  “安倍經濟學”實施兩年多來,日本産業界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即出現類似資訊技術革命的新産業,或當年掀起“消費革命”的“三種神器”。在市場潛力很大的智慧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方面,日本的發展速度和水準甚至沒有超過許多新興經濟體國家。現在,唯獨能在國際上拼搏的是汽車産業,豐田公司的銷售業績堪與美德兩大企業媲美。另外,日本在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節能汽車的研製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日本經濟的另一個變化是日元匯率大幅貶值。據最新公佈,日元兌美元匯率最低已經跌至122日元兌1美元,回到7年前的水準。日元匯率的變化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不可低估。從短期看,日本正在重走美國“雙赤字”的老路,不僅財政赤字居高不下,而且貿易赤字也越滾越大。從長期看,“雙赤字”將導致日本國內資金外流,弱化日本的資金實力,使日本從資金富裕國淪為資金短缺國。儘管目前日本的資本項目收入仍為盈餘,但龐大的貿易赤字將逐漸吞掉其他收入盈餘,使日本信用能力陷入危機。最近,國際評級機構不斷下調日本國債等信用等級,充分説明國際投資市場對日本信用能力的擔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