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求職引才潮水“向下流”

  • 發佈時間:2015-03-25 05:33: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大學生——

  不死守“北上廣”

  專業對口、發展潛力、薪酬待遇是求職的重要因素,對區域基本無特定要求。

  3月14日早上,湖北武漢陰雨綿綿。雖然是週末,但武漢科技會展中心卻人頭攢動。由人社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跨區域(春季)高校畢業生巡迴招聘活動在這裡舉行。

  據統計,來自全國各地的561家用人單位共帶來1.5萬餘個崗位,其中400多家單位來自湖北以外的其他省份,逾2萬名高校畢業生進場應聘。

  2015年,我國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左右。其中高校畢業生749萬,佔了接近一半,創歷史新高。對於當前這一就業形勢,不少大學生有著清醒的認識。

  “招聘崗位資訊不少,但找個好工作並不容易。”來自武漢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的張睿還在觀望,並不急於敲定工作。

  在“90後”大學畢業生眼裏,什麼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大學生表示,專業對口、發展潛力、薪酬待遇是他們最看重的元素,相比較而言,求職區域則沒有特定的要求。

  “請問企業有完善的崗前培訓嗎?”湖北經濟學院管理專業的3位女生在應聘揚子江藥業集團時,最關心的是未來的發展空間。她們説,能為入職者制定完整職業規劃和技能培訓的企業最有吸引力。

  中西部地區和一些中小城市的快速發展,讓不少大學生看到了新的就業機會。在人群中,來自華中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王勝男正在上百家企業招聘資訊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每看中一條,她就用筆標注上。小王看中的10余家企業中,有的來自北京、廣東等大城市,也有的來自小城市。

  “今年企業用工更加挑剔,對學歷、技能都有更高要求,大城市的競爭壓力更大。”王勝男認為,只要專業對口,薪資待遇合理,其他的條件都可以放寬。在她看來,找工作未必非要“北上廣”,二、三線城市的空間和機遇可能更多。

  剛從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劉宵一來到招聘會就直奔岳陽綠色化工産業園招聘展位,鄭重地把自己精心製作的求職簡歷遞給工作人員。記者注意到,其中“求職單位”一欄並非是現場手寫的筆跡,而是早已列印好的“岳陽綠色化工産業園”。小劉告訴記者,自己就是湖南嶽陽人,她早早查閱了招聘會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 用人單位—— 技術研髮型人才需求大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醫藥、資訊、電子等職位佔總需求的20%至30%。

  雖然就業壓力依然不小,但大學生的求職心態普遍比較平穩。多數人表示,通過積極努力和調整就業觀念,相信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

  相較于學子的不慌不忙,用人單位則是求賢若渴。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看到,江浙等沿海地帶、中部地區以及武漢本地的多家企業提供了諸多崗位,其中市場行銷、工程技術和電子科技專業崗位居多。

  “因為處於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我們急需引進技術研發人才。”江蘇中廣核中科海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吳先生説,“武漢高校集中,畢業生數量多,人才存量大,挑選空間也大,這是我們考慮來此招聘的重要原因。”

  記者採訪了解到,此次招聘會參會的省市既有東部發達地區,也有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人才需求來看,企業對文科、理科類人才的需求都較為旺盛。建築、工程、城市規劃類職位,以及醫藥、資訊、電子等科技類崗位佔總需求的20%至30%。

  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許多企業開出豐厚的薪酬待遇。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此次組織了27家優質企業參會,需求各類人才近400名。當地人才辦工作人員介紹,貴陽高新區著力發展大數據産業,人才需求量大。技術類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可拿到5000元。

  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碩士生小趙一進招聘會場就直奔貴州朗瑪資訊技術産業股份公司,與面試官聊了十幾分鐘,對方非常看好小趙的動手操作能力,雙方一拍即合,當場簽訂了就業協議。

  “貴州現在將大數據産業作為支柱産業來發展,但相關人才非常缺乏,希望這次能招收到人才。”貴州高新翼雲公司招聘主管程濤表示。

  ? 中小城市——

  用政策攬人才

  創建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提供適合的工作、生活環境、發展空間。

  隨著應屆畢業生“跨區域”就業觀的變化,各地為招攬人才也使出渾身解數。有不少展位打出了“歡迎本省籍大學生前來諮詢”的字樣,呼籲大學生返鄉就業。

  江西省吉安市人才交流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短短3個多小時內,前來吉安市展位應聘諮詢人數就有1000余人次,其中達成工作意向210人,現場洽談成功41人。所有達成工作意向的人才中,碩士及本科生佔99%。

  “這次武漢之行,解決了公司在人才需求上的大問題,希望以後能組織更多類似的招聘會。”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人事經理馮慶華結束招聘會後不由發出這樣的感慨。

  不僅是吉安市,在招聘會上,不少二、三線城市的企業紛紛打出了“政策牌”、“感情牌”,期望獲得莘莘學子的關注。

  在招聘會現場,江蘇省泰州市在醒目位置貼出了當地的“人才強企”政策的展板:凡是首次到泰州就業的二本以上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到3萬至5萬元“購房券”,碩士研究生不僅能拿到6萬元“購房券”,還能享受到每年1萬元的生活補貼。記者注意到,這一政策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前來諮詢應聘,一些學生甚至席地而坐現場填寫報名意願表。

  這些城市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何在?在招聘現場,河南焦作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水為前來諮詢的大學生答疑解惑。根據政策,凡是納入焦作市“人才企業服務團”的成員,對符合高層次人才條件要求的,分別給予5萬元至10萬元安家費。在企業工作滿5年後,願意在企業繼續工作的,可辦理續聘手續;由個人申請,企業推薦,組織考核,確有突出貢獻的,還可安排到事業單位工作。

  “現在大學生擇業比較務實。所以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們首先要為他們創建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其次要為他們提供服務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第三是要為他們盡可能提供發展空間,允許各種形式的見習、交流、培訓等,增強他們的技能。”李水對《經濟日報》記者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