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瘋搶低價股 未必“膽大錢多人傻”
- 發佈時間:2015-03-25 03:29:26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汪敏華
近日,有關大媽在股市的新聞又不絕於媒體:大媽新開戶一次投入500萬元、大媽橫掃低價股、大媽誓言“不達目標價絕不賣出,莊家別想把我震出場”; 調侃大媽炒股的段子也在網上飛,諸如“大媽4元買銀行股,理由是豬肉還要8元一斤,何況這家銀行平時還那麼橫”,等等。於是,有人猜測:當“膽大錢多”的大媽瘋搶低價股時,股市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投資市場上將46歲到65歲的女性稱之為“大媽”。近年來,大媽在投資市場的每一次出手,都讓人瞠目:當華爾街大鱷做空黃金時,大媽甩出1000億元人民幣,買走300噸黃金;當比特幣江湖風生水起時,總交易額大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貴賓用戶中40%為女性;當P2P市場還不為大多數人熟悉時,60後大媽出手最豪爽,每人平均投資額超過8萬元,是90後女生的9倍多,是85後投資主力軍的近3倍,投資頻率、投資金額完勝所有年齡段女性;當國內樓市疲軟時,大媽又靠著手機翻譯,在海外房地産市場攻城略地……
大媽在投資領域一騎絕塵,但市場給予大媽的標簽卻是“膽大錢多”加“人傻”。每當金價大跌,就有人給大媽算賬又虧損了多少?事實上,如今還抱著大媽投資是“膽大錢多人傻”看法的人,可能是真的傻了。客觀分析大媽投資領域,就會發現,大媽的投資領域涉及黃金、銀行理財産品、網際網路金融、樓市和股市,有意無意間已完成資産多元配置。投資專家天天嚷嚷“不把雞蛋放在在一個籃子裏”,大媽做到了。
誠然,大媽在投資上述這些領域時,策略、時機、技巧都難免有失當之處。但投資市場上本就沒有永不失誤的神話。如果僅以勝敗論智愚,那專業投資機構也有馬失前蹄時。金價在每盎司1900美元以上時,一些機構也是臨時抱佛腳大手筆“淘金”,眾多大銀行和經濟學家還預計金價可達每盎司2000美元;2008年股市大跌時,投資者有幾個沒被套牢?金融危機爆發時,基金公司密集發行QDII,揚帆出海兜頭就遭遇滔天巨浪,基金凈值持續縮水。可見,大媽的投資缺陷在男性中同樣存在,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專業和非專業投資者都難免。
46歲到65歲的大媽,其中不乏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者,她們或事業已達一定高度,或已經退休,孩子長大無家務拖累,家庭財富積累也到一定規模,自身年齡又處精力充沛階段,真正是有閒有錢有能力有閱歷。在中國經濟謀求轉型之際,“膽大錢多”的大媽是一個巨能量群體。誰能激發她們的消費需求,誰能滿足她們的投資需求,誰能引導她們的財力為實體經濟助力,誰就抓住了機遇和財富。
不過,要吸引大媽群體,需要投資機構轉變觀念,主動服務,趁大媽入場炒股契機,針對大媽的年齡和資産結構,量身定制服務:提供投資資訊,設計理財産品、基金産品,制訂投資策略及技巧,幫助大媽掌握“智投”模式,在股市釋放投資正能量。同時,為“膽大錢多”的大媽服務,還需要轉變服務方式和服務語言。有投資機構吐槽:講理論,大媽聽不懂;畫K線,大媽沒興趣。如果把投資知識説得像養生知識那樣簡單易懂,大媽還能聽不懂沒興趣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