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危改資金“雁過拔毛” 民生工程成“斂財工程”

  • 發佈時間:2015-03-23 07:5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斌 陳尚營 李勁峰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4年,中央累計安排1191億多元資金支援農村危房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加大城鄉危房改造力度,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危房改造資金被基層幹部非法侵佔的情況,國家惠民資金被“雁過拔毛”。

  獲批一萬元到農民手中僅有五千

  村民獲得1.65萬元補助款,村幹部收取8000元做辛苦費;一位侯姓村民已過世,卻依舊“領取”到1.65萬元補助款。日前,廣西鍾山縣珊瑚鎮新民村原村委會主任侯俊仁,因在農村危房改造中非法收受危房改造戶的好處費3.8萬元、虛報騙取1.65萬元,以貪污、受賄被判刑。

  近年來,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投入和項目覆蓋面不斷增加,貧困農戶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但與此同時,由於監管乏力,這一民生工程在一些地區悄然淪為少數基層幹部的“斂財工程”。

  地處滇桂黔石漠化連片貧困區的貴州長順縣代化鎮,首批危房改造款下撥後,鎮幹部賴某就授意5名村幹部,向獲得92戶農民索要“辛苦費”近22萬元,平均每戶獲補資金中有近2400元需“上繳”。廣西大新縣查出19名村幹部貪污村民危舊房改造款27萬元,有的農戶通過村委會向政府申請獲批1萬元危改補助,但到手僅有5000元。

  在湖北、廣西一些鄉鎮,國家下撥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在村民惠農直補存摺中“過一趟”就被村民小組長或村幹部取走,部分被用於公路沿線房屋“穿衣戴帽”、修路、修橋等“新農村建設”項目。甚至,一些農戶的名字出現在補助名單上,卻沒能獲得改造房屋的補助資金。

  湖北省一位基層審計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危改補助對象應按“戶主申請、村委會核實、村民小組評議、村委張榜公示、鄉鎮審核申報”流程確定。一些地方特意繞開小組評議、張榜公示兩個環節,躲避村民監督;各村補助詳細情況雖需統一上網公開,但因多數農民上網少,加上監管部門抽查審核不夠,以及部分危房改造對象維權意識淡薄,容易出現“網上公示合規,實際暗箱操作”等違規現象。

  揭三大貪腐手法:剋扣截留、內外勾結、巧立名目

  記者調查發現,危房改造資金貪腐案中,涉案人員大多是村“兩委”幹部,也有一些是鄉鎮幹部。

  ——直接剋扣截留挪用。由於農民普遍對危房改造補助政策、標準不了解,一些村“兩委”幹部提出幫助代辦領取,從而剋扣、截留部分資金,只給農戶兌現一部分補助;有的不及時兌現發放補助,私自挪作他用。

  河北省大名縣一鄉鎮財政所所長兼會計利用職務便利,將大名縣鄉村財稅管理局下撥的兩筆危房改造資金31.5萬元和16.8萬元,分別兩次存入個人賬戶,後事情敗露。河南蘭考縣谷營鄉岳砦村申報危房改造12戶,除1戶自己領取外,岳砦村村幹部從鄉鎮規劃中心領取11戶危房改造補助款共4.4萬元,領取後實際發放11戶補助款1.6萬元,其餘歸還村裏老賬及瓜分。

  ——村幹部內部勾結騙取資金。危房改造申報第一關在村裏,這讓部分村幹部看到了“機會”。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陽圩鎮那等村村委主任盧遠發,利用協助鎮政府從事危房改造工作的便利,明知本人及其弟盧某不符合危房改造補助條件,偽造其本人及盧某的申報材料,騙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共計3.48萬元,用於個人開支。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説,由於危房改造需要通過村一級向上申報,村兩委幹部就有了一定的權力,導致他們有可能利用手中的補助指標建議權、上報權、分配權,誘騙、逼迫農戶要回扣,或者將補助指標安排給已經建好房子的農戶,要求配合辦手續、騙補助、私分款。

  ——巧立名目索取“好處費”。“手續費”“辛苦費”“跑腿費”“照相費”……基層幹部往往羅織各種名目向農戶索取錢物。

  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站站長龔某在為危房改造戶拍攝建房照片過程中,以收取照相費為由,每戶收取50元或100元。法院查明,龔某還以“辛苦費”或“手續費”,向21個危房改造戶每戶索要500元。

  廣西馬山縣加方鄉龍頭村村支書覃乃富、龍開村村支書曾紹宇等人以“辛苦費”名義向危房改造農戶勒索錢財8萬多元。辦案人員透露,覃乃富在春節前坐在家中等群眾送錢,曾紹宇甚至還讓農戶必須在春節前送一隻雞。

  多起違規案件受到查處,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要加強村務公開

  對於防範“農民身邊的腐敗”,多地加強了探索:貴州黔東南州成立“民生監督特派組”,配備專項工作經費,接受群眾舉報並走村入戶調查,已查處多起違規使用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案件;山西陵川縣、甘肅華亭縣、廣西博白縣等地都探索建立了“惠農資金監管網路平臺”,收到良好效果。

  “危房改造資金頻頻被蛀蝕,使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卡在‘最後一公里’。”廣西柳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蘇學常説,涉及危房改造資金這樣的貪腐案件,雖然違法違紀主體級別低、涉案數額不大,但發生在老百姓身邊,涉及群眾多、社會影響惡劣,對老百姓利益的損害最直接,群眾感受最深切。

  任建明建議,解決這一問題,應加強村民民主監督制度建設,加強對村官的監督,發達的地區農民還可以通過上網等方式了解資訊,對村務進行監督,一些欠發達或者落後地區,可以通過廣播、村務公開欄等方式進行公開,資金補助的標準是什麼、哪些村民有資格獲得補助、獲得多少補助等,這些都應該透明公開。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