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變化的世界需要變化的中國

  • 發佈時間:2015-03-22 20:30:3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也面臨著經濟增長乏力、需求疲弱等新問題;各國對合作共贏的渴望從未消失,然而在經濟利益上的分歧也從未中斷過。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與經合組織合作20週年研討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變化的世界需要變化的中國,同時變化的中國也正在以更加積極進取的姿態、更加負責任的精神、更加開放包容的胸懷和更加具有品質的經濟增長來融入這個變化的世界,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全球經濟格局變化

  財政部國際經濟關係司副司長常軍紅指出,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4個方面的顯著變化:

  第一,全球價值鏈深入整合,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上世紀80年代,跨國公司通過全球資源配置和國際分工把各國的産業聯繫起來,經濟全球化從以交易為載體的貿易全球化階段進入到以要素投入為載體的投資全球化階段,現在又進入了以生産過程為載體的新階段。如果發展中經濟體能夠儘快從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躍升,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第二,經濟全球化的多元化特徵日益顯著。歐盟、美國、中國以及其他金磚國家都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最新數據表明,2014年歐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22.3%左右,美國和“金磚五國”的貢獻率都接近於22%,其中中國佔13%左右。

  第三,新興經濟體整體崛起。經合組織的研究數據表明,過去30年間,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正在加快,對全球經濟增量的貢獻在加大。1980年~2000年間,新興經濟體的平均經濟增速為3.7%,2001年~2014年間,這個數字提高到了6%,而在此期間發達國家的增速卻在下降。目前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了50%。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預算,未來十年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將由39%提升到46%。

  第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以前我們總談論外部經濟對中國的影響,現在人們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發展對外部的溢出效應非常大。2014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量的貢獻率在30%左右,根據OECD的測算,如果在今後十年中國能保持中速(6%~7%)增長,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常軍紅説。

  中國將發揮更大作用

  “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樣的態勢下,中國致力於建立一個合作共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國際關係。中國要與各國和國際組織加強合作,緊密聯繫,共同致力於國際體系的改革,使其更好地反映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反映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常軍紅説。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進一步指出,中國將致力於在以下三個方面為世界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第一,致力於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為全球處理當前形勢下的國家間關係提供“中國思路”。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契合了當前世界形勢的發展和變化,符合世界各國的需求,也符合中國應該發力、作出貢獻的期待。”張軍説。

  第二,中國將用站在更高起點上的發展為世界發展帶來“中國動力”,以更具有建設性的姿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改善現有的國際經濟治理體制發揮作用。“中國是現行經濟體系的建設者、參與者、貢獻者、獲益者,中國沒有理由來打翻現行國際體系這艘大船,但是與此同時,中方認為,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應該隨著世界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改善,並願意在這個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讓這艘大船沿著正確的航向前進。倡導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包括倡導亞洲投資開發銀行、設立絲路基金等等,都是沿著這個方向所作的思考和努力。”張軍説。

  第三,中國將努力為全球提供更多的“中國産品”,為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典型代表就是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這也是中國所作的新的探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