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為全球價值鏈注入“正能量”

  • 發佈時間:2014-11-08 19:07: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涂銘、王曉潔、郭宇靖)位於北京建國門外使館區一角的秀水街曾是不少來華外國人必去的淘貨“勝地”,因為他們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到幾乎所有世界名牌的倣冒品,而如今慕名前往的外國人失望地發現,這裡已不再是“天堂”。

  曾經假貨橫行的秀水街,如今已尋不到商家大肆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場景。在商場內,到處可見侵權舉報電話以及“請勿購買侵權産品”的標識。2010年2月,這裡的一位商戶甚至因銷售假冒LV等名牌包被法院判刑3年半。

  秀水街變遷的背後是中國發展思路的轉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抄襲、倣冒的橫行會扼殺中國的創新能力,而創新精神正是推動新一輪經濟騰飛的動力,全面深化改革帶動的創新力量將促使中國在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中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創立於深圳的民營企業華為對此深有感觸。華為的全球化戰略不僅使公司受益,也為全球帶來了更優質的通信服務,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本屆APEC會議,華為提供1000台4G智慧平板電腦作為官方指定電子會議手冊,供境內外參會貴賓使用。

  “沒有國家對於民營經濟的支援,沒有保護智慧財産權的環境,華為將無法為全球用戶提供品質上等、價格合理的産品和服務。”華為消費者業務行銷副總裁邵洋説。

  如今,華為在21個APEC經濟體都設立了代表處或辦公室。2013年,華為國際業務佔銷售總額的65%。在德國、瑞典、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地,華為設立了16個研究所。

  1999年,華為在尼日利亞成立了分公司,如今當地六成以上員工為本地雇傭,華為還成立了西非電信技術培訓中心,並與非洲政府合作為孤兒院及大學提供教育基金、硬體支援。

  對外開放、互利共贏是APEC重要議題。專家指出,中國提出亞太自貿區路線圖、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一路一帶”的建設,將有利於全球經濟的進一步開放、互通、互聯。

  中國對外開放的“正能量”直接影響著全球的中小企業與普通百姓。美國農場主皮特·維爾布魯格就是其中之一。今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在紐交所上市,皮特是8位敲響上市之鐘的人之一。

  借助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去年7月皮特的公司收穫了5.5萬“天貓”訂單,累計賣出108噸櫻桃,相當於1000個中國大中型超市一天的銷量,由此創下中美電商貿易史上最大單筆水果訂單。

  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中國電商平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架起了一條條“網上絲綢之路”。而中國的另一家跨境電商平臺“易單網”則試圖借助網際網路技術,優化中國的外貿體系。

  易單網脫胎于央企中國建材集團,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中,實現了市場化運作,不僅設立電商平臺,還在業內率先提供“海外倉”服務,即在全球設立了海外倉庫,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海外倉儲、物流服務。

  易單網在迪拜的海外倉,除部分高管是從國內派過去外,其餘的員工都是在當地招聘。首批海外倉的選址就涵蓋了亞太經濟區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俄羅斯、智利、印度尼西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往中國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是以價格取勝,我們希望做到以服務和信用取勝,讓中國走到貿易領域的高端去。”中建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單網總裁張勁松表示。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週密表示,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如今中國在國際價值鏈中發揮的作用愈加顯著。

  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是當時中國的主題;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快速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資本和貿易“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互動日益繁榮。

  如今,世界經濟格局和中國經濟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世界範圍內,新興經濟體日益發展壯大;在中國國內,經濟面臨增速減緩、人力成本上漲、資源環境緊張的嚴峻形勢,以“人口紅利”佔領國際低端製造業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這一切都在推動著全球價值鏈發生深刻變化。

  “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有賴於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紅利,這將推動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上移,從而在世界範圍內創造更大的價值。”週密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