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在歐洲的軍事盟友 法英誰更“哥們兒”?

  • 發佈時間:2015-03-21 07:5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法國與美國近期在軍事層面的聯絡與配合愈發頻繁:法軍方高官本月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會見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在空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行動中,“戴高樂”號接受美軍領導,這對法國海軍而言尚屬首次。

  一些外媒分析,與以往不同,法軍近年越來越樂意參與由美國牽頭的軍事行動,而與此同時英國軍方受國防開支削減等約束,參與“積極性”有所下降。這種情況下,法國正漸漸取代英國,成為美國在歐洲地區的關鍵軍事夥伴。

  【熱情接待】

  “戴高樂”號航母今年2月15日抵達海灣地區,協同國際聯盟打擊“伊斯蘭國”。此後,美國的F-18型戰機在“戴高樂”號上起降,而法國的“颱風”式戰機時而造訪美國軍艦。

  本月8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登上“戴高樂”號,得到法軍最高將領皮埃爾·德維利耶的熱情接待。

  登普西的發言人埃德·托馬斯告訴法新社記者,登普西和德維利耶已經形成一種“明顯的”緊密關係:“這種信任感已經傳遞到各層級的美軍和法軍軍官。”

  法新社評述,法美間因伊拉克戰爭而産生的嫌隙似乎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法國在2003年曾經堅決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兩國關係一度陷入歷史低谷。

  按法新社的説法,在法軍出兵加入打擊“伊斯蘭國”的國際行動前,美國軍方就對法軍“另眼相看”。

  2013年1月,應馬利政府請求,法國出兵馬利,幫助打擊北部叛軍。目前,法國在包括馬利在內的非洲薩赫勒-撒哈拉地區駐有3000人左右的軍隊並擁有多個軍事基地。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分析師琳達·魯濱遜説:“法國在不少方面都衝在前面,這是因為他們的利益與美方利益一致。”

  法新社19日援引法國軍方一名不願公開姓名官員的話報道:“現在,對美國而言,法國是最活躍、參與度最高的歐洲盟友。”

  【取代英國?】

  五角大樓前官員克裏斯·奇維斯回顧,過去10年,法國曾想在歐盟內部尋找軍事盟友,卻因德國的保守看法而受挫;此後,法國又尋求與英國構建軍事夥伴關係,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奇維斯説,過去幾年“法方發生轉變,開始尋求與美國合作”,這一轉變的起點始於2009年,法國決定加入北約的統一指揮構架。

  在面對重大安全議題時,相比英國,法國更願意與美方站在一邊:2011年,北約空襲利比亞時,法方發揮重要作用;針對伊朗核問題,法國的立場較為強硬;2013年,法國曾經準備好加入美國可能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但最終因美國總統奧巴馬改變主意而作罷,而英國卻沒有做出類似表態。

  談及法國出兵打擊馬利叛軍一事,蘭德公司分析師魯濱遜説,那是馬利戰事的轉捩點,同時標誌著在遏制西北非恐怖威脅方面,法軍是一支可靠力量。

  相比而言,最近幾年,面對緊縮的國防支出,英國正在經歷裁軍。另外,長期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海外戰爭的泥沼令不少英國民眾對海外戰事心生厭煩。

  不過,在不少專家看來,雖然法國與美國的軍事關係愈發“熱乎”,而美英兩國似有“漸行漸遠”的跡象,但這並不能説明美英的“特殊關係”將不復存在。

  前五角大樓官員奇維斯分析,美法軍事關係和美英軍事紐帶存在“本質不同”,美英部隊及情報機構間的合作已經持續數十年,那種一體化的水準“比任何時候的美法關係都要緊密”,而這種態勢“或許將來也不會改變”。(杜鵑)(新華社特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