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展壯大縣域電商

  • 發佈時間:2015-03-21 06:34:10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閱讀

  ●網際網路消費正迎來一個創新時代,如何讓農民享受到在家門口的個性化消費是一個大課題。

  ●想加快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把農産品在網上做到“質優價高”,還需突破聚合消費人群和建立信任兩大問題。

  ●發展地方館不僅可以使縣域成為梳理本地資源、促進品牌建設的抓手,更是造福本地農業和電商主體的契機。

  如今,“電子商務”這個曾經陌生又遙遠的詞彙,對於我省不少農民來説已變得再熟悉不過。從農村淘寶網店到“淘寶村”再到“淘寶縣”的批量涌現,單純農産品網上銷售到各種新型的産業帶在縣城的逐步形成,縣域電子商務這種新的經濟增長形式正迸發出活力。讓“不離土、不離網”成為不少當代農民新生活的生動寫照。

  日前,我省首屆縣域電子商務峰會在長春召開,峰會上來自農業資訊化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我省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把脈問診”,為我省進一步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準,促進各地農特産品銷售再添“良方”。

  機遇

  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正當其時

  “農村電子商務是近兩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大概每年的增長率在80%,現在中國的農産品從溫飽型消費者變成追求安全型,這是農産品電子商務的機會。”談及當前縣域電子商務的現狀,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呂本富認為,發展農産品電子商務正當其時,“吉林省是農業大省,擁有豐富優質的農産品,如今,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契機。”

  阿里巴巴總裁金建杭同樣對吉林電商的2015年充滿信心。金建杭稱,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技術給吉林一個變道超車的機會,“雙十一”期間,吉林省銷售額同比增長72%,明顯高於全國58.8%的增長率。吉林省電子商務在全國獨樹一幟,體現了追趕先進地區的智慧。金建杭表示,“網際網路消費正迎來一個創新時代,如何讓農民享受到在家門口的個性化消費是一個大課題。未來要給農民消費鋪好路,讓他們坐在自家炕頭上就能把農産品賣到全世界最大的市場。”

  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通榆縣借助電子商務如今已成為與浙江遂昌齊名的“淘寶縣”,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2013年10月,通榆縣政府組建了“通榆農産品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並在天貓上建立了“三千禾旗艦店”。旗艦店同當地的農村合作社簽訂採購或包銷協議,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品質銷售,將通榆縣的農産品進行品牌化網路銷售。旗艦店上線不到兩個月,實現網上銷售額190多萬元。

  “農産品賣得多賣得遠,這都是表層意義,讓農民與國際國內大市場對接的意義更重大,對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同樣具有重大意義。”楊曉峰稱,作為試點縣,通榆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大電商集群。引導他們利用“村淘”模式自己開網店,既促進農民經營,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推動全民創業。規劃設計電子商務産業園,給創業者更大的創業平臺。以銷售為核心,以物流金融服務産業鏈體系打造完整的電子商務體系。而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就是先加強互聯互通,在1/3沒有網路的村屯鋪設網路,讓網路覆蓋172個村屯,並改造農村公路,為未來物流打造基礎。

  瓶頸

  需突破聚合消費人群和建立信任兩大問題

  農産品,為啥就不能像衣服、化粧品一樣賣得火?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

  副理事長呂本富認為,通過網路賣農産品目前存在兩大瓶頸,想加快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把農産品在網上做到“質優價高”,還需突破聚合消費人群和建立信任兩大問題。

  “網上東西好,咋樣能把消費人群聚集到一起來消費是關鍵。對於網上的商品,有很多消費者總是對其品質等方面不信任,怎麼突破這兩個瓶頸很關鍵。”呂本富支招,想讓消費者信任網上銷售的農産品,可以採取免費試用的方式。先推出小包裝,有人訂購就發貨,方法雖好但成本較高;也可採用用戶餐飲式,請網民代表到生産基地親自參與生産加工。再者,政府來做淘寶館,所有電商在政府備案,這樣消費者容易建立信任感。解決了信任與聚合消費人群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好電子商務。

  無獨有偶,阿里巴巴集團資深總監、阿裏農村工作組常務副組長余向海同樣關注到農産品網路銷售中的信任問題。“在整個電商化的發展進程中,相比起其他傳統品類,農産品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服裝業等傳統工業産業的網上交易量佔全行業的交易量,也即産業滲透率,已經突破10%,農産品或者食品的産業滲透率則不到1%。但是,農産品網上交易的增長幅度是極其迅速的,比如生鮮農産品近兩年的增長速度超過200%。”余向海坦言,目前而言,我們的農産品電子商務發展仍面臨農産品産業的規模化、産品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冷鏈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農産品電商人才短缺等諸多挑戰。尤其是我國農産品銷售的信用體系和標準體系還比較弱,因此政府的信用背書對農産品電商的發展尤為重要。

  支招

  地方館是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的突破口

  縣域電子商務發展以什麼為抓手?吉林省優質農産品在網上怎麼賣?對此,專家們也紛紛支招。

  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應先從本地交易平臺做起。汪向東談到,“今年出現一個新的現象叫做‘地方館現象’,這些地方館和本地自己建立的孤立的交易平臺不同,多是建立在淘寶、京東、一號店等大平臺之上,吉林省也同樣開辦了淘寶吉林館。地方館作為地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通常要把當地最好、最有特色的産品放上來,就需要進行資源梳理和整合。以遂昌館為例,他們下大氣力,把全縣400多家專業合作社掃了一遍,從中初選出100家,開館前又優中選優,篩選出最好的幾十家進館。”他認為,發展地方館不僅可以使縣域成為梳理本地資源、促進品牌建設的抓手,更是造福本地農業和電商主體的契機。

  此外,對於農産品電商人才短缺等問題,汪向東也給出了他的建議,“發展縣域電子商務,人才是繞不開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政府可以幫助搭建學習平臺,通過培訓,幫助培養本地電商人才;另一方面也應注重電商協會等協會組織的建設,更好地發揮其‘橋梁、服務和整合’的作用,服務農村電商的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