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高管接連落馬 誰來保護股民權益

  • 發佈時間:2015-03-20 01:00: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健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管落馬又兩例 國企管理新課題

  據報道,3月15日,中紀委網站發佈消息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據了解,中紀委的調查一直圍繞著一汽集團基建、零部件採購、非上市資産違規處置、財務漏洞、汽車銷售、資源配置等方面展開。另據報道,1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消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廖永遠涉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距離他2013年5月13日被宣佈上任中石油總經理一職還不到兩年。

  3月15日和16日,兩個重要企業的主要高管先後被宣佈接受調查。人們不禁要問,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究竟怎麼了?這些貪婪的高管,一樁樁、一串串,往往成為“窩案”。貪官太多,讓人們的審醜也難免疲勞。比較而言,國企高管的管理更有難度。如何在“為人民服務”和在商海中搏擊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是個難題。作為公務員,無論道德還是法律層面都可以有嚴格的約束;但對國企高管來説,在市場競爭中完全按照公務員管理標準似乎也不行。大面積的國企高管腐敗,確實對這一領域的管理原則、管理方法和管理考核體系提出了挑戰。據媒體當時的報道,有關部門給廖永遠的評價是“政治素質好,工作有魄力,決策果斷,組織協調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比較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勤奮敬業,工作有激情;為人正直,作風深入,團結同志,關心職工,要求自己比較嚴格”。簡直是個焦裕祿呀!是上了崗變壞,還是失察,需要認真總結。

  多家上市公司造假 股民維權難上加難

  羊年伊始,風神股份連續兩年財務造假案公之於眾,令市場唏噓不已,風神股份也成為羊年首家領到監管部門罰單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類似風神股份的造假行為屢見不鮮。一年以來因造假而受處罰的上市公司可謂“前腐後繼”。通過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發現,上市公司造假主要集中在業績、信披、IPO過程等三大方面。公開資訊顯示,2014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立案調查43起,並且已對賢成礦業南紡股份等16家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另有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其他責任人員受罰,21人被市場禁入。

  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媒體和主管部門已經造成了大聲勢、大影響,對不良企業形成了一定的震懾作用。雖然不盡如人意之處依然多多,但中國消費者相比投資者來説,已經是幸運多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現在更多地處於有苦無處申、有冤無處訴的悲慘境地,只能看著不良上市公司肆無忌憚地圈錢、騙錢,只能看著自己的投資化作別人的財富而毫無辦法。也要承認,和消費者相比,中國股民維權意識不強,真正參與維權的人數還很少。另外,投資者的維權往往需要很強的專業性,一般股民缺乏這樣的能力和知識。如何讓投資者維權更容易些,時間週期更短些,處罰和賠償的速度更快些,是監管部門應該考慮的現實問題。當然,如何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讓上市公司不敢違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企業家何必強調性別 公眾人物隱私需尊重

  隨著藍思科技的申購,女首富周群飛也成了名人。但是在藍思科技發行上市期間,被媒體反覆曝光女首富這一頭銜,對於周群飛本人及藍思科技來説恐怕都不是好事,而且加上藍思科技2014年度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恐怕對於藍思科技上市之後的股價有很大的影響。女首富本不是壞事,而且是人家自己勵志奮鬥的結果。但是在很多人眼中,既然周群飛成了女首富,那總要找她些毛病出來,例如她個人的歷史,藍思科技的客戶問題、股權問題等。或許藍思科技將因這些問題在股價上遇到麻煩。

  為什麼非要戴上“女首富”的光環?一定程度上説,還是女企業家人數較少,群體較弱,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當然,更主要的是女企業家、女首富容易炒作,容易挖掘“八卦”。企業家就是企業家,上市公司就是上市公司,企業家的能力和企業的業績,與那些八卦新聞並無關係。但是,一些媒體和自媒體放著“正事”不幹,偏偏要靠這些“新聞”去博得眼球,這實在是媒體的悲哀,也是自媒體的自殘。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確實是公眾人物,媒體和公眾有權了解他們的工作、經營和投資狀況。但是,這些人物同樣有隱私權,涉及私生活的部分,只要不是違法亂紀,不會影響到公司經營或股價的走勢,媒體、自媒體和公眾都要予以尊重。

  多名地産業高管離職 創業成風扎堆網際網路

  據統計,2014年全國108家重點房企內出現129次人事變動,遠高於2013年的69次人事變化,其中辭任、辭職的高管人數為48人。而另據一組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A股上市房企共有80多名關鍵管理人員離職,較2013年全年增加超七成。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地産高速增長、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結束。因此,不斷有人選擇離開,探索新的商機和發展平臺。有人選擇堅守,探索房地産未來的轉型之路。

  不久前,毛大慶辭去萬科副總裁一職,驚動了房地産業和企業界。有跡象顯示,不僅僅是萬科,離職潮已經在整個房地産行業蔓延開來。招商地産、碧桂園、恒大地産等房地産龍頭企業,離職高管都有出現。關於房地産業“觸頂説”,是近期十分流行的説法,到頂之後,當然是逐漸走下坡路。而“人往高處走”才是人才流動的規律。人們也關心這些高管究竟“去哪了”。據報道,毛大慶在離開萬科之後選擇了自主創業。而在此之前,執行總裁肖莉離開了服務20年之久的萬科之後,選擇了加盟房多多,投身於網際網路行業。除了萬科,其他選擇離開房地産業的高管選擇網際網路、金融這類新興行業的不在少數。其實,房地産告別超高速發展正是“新常態”,對於房地産企業來説,用更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方式留住人才,則是新挑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