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號稱“全國最好”治療帕金森醫院,90%不抖著出去?——起底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
- 發佈時間:2015-03-19 12:14: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3月1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周琳、孫青)治療帕金森全國醫院哪家強?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宣稱,對於這個世界性難題,其“技術全世界領先,全國最好的就在這”:技術高精尖,團隊高大上,十年帕金森“一朝除”。
然而,一方面,受廣告效應的吸引,不斷有全國各地大量患者慕名前往;而另一方面,該醫院卻普遍被業界評價為“口碑不好”。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這家醫院所謂的“美國機構背景”,實際上僅僅是在香港註冊的一家小公司;而其所宣稱的“高精技術”,也早已被主流醫療界所淘汰。
?宣傳:擁有全球最好的技術,“美國知名機構”支援
“治療帕金森,我們用的是核磁定位神經核團射頻激活術,技術全世界領先,全國最好的就在這”;“讓你抖著進來,90%幾率不抖著出去”。
“這個微創手術不是把頭打開,而是皮膚切個小口、打一個小洞,一根針進去點一下,下了手術臺手就不抖了”;“我們每天都在做手術,做過的不計其數,就像數米一樣數不過來”……
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掛號後,記者來到了功能神經外科楊維幹主任的診室。一張門診病人日誌上顯示,僅僅2月9日,已經有6位病人前來看病,包括帕金森、癲癇等多種病症,主要都是60歲左右的老人。
記者對其表示,伯父有帕金森手抖的症狀,希望了解相關治療情況。楊主任説,手抖的帕金森一般都可以實施上述手術,大約需要4.5萬元左右,而且手術不會有危險和後遺症。
根據藍十字腦科的宣傳,“這一技術治療帕金森立竿見影,手術良好的療效和極高的安全性,適合人群廣,很快在北美及歐洲的神經病學領域引起轟動”。
在其網站上,更是大肆宣傳對帕金森的治療顯著效果:經過20天的治療,一位患帕金森綜合徵3年、不能走路的八旬老大爺健康出院;患者來信“謝謝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治好了我的帕金森綜合徵”……
走進藍十字的大門可以看到,墻面的宣傳牌、樓梯拐角的照片上,只要出現了醫院名字的地方,都在宣傳它同時是“美國凱恩國際腦病醫學中心上海技術支援單位”,強調其借助了“外方大腦”。
根據其運營的另一個網站“上海腦科網”介紹,美國凱恩國際腦病醫學中心是美國一所集腦科高端診療、技術研究、臨床醫學為一體的現代化腦科技術支援與交流的國際組織,“為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腦科疾病尖端的技術”,已成功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等20余個國家提供國際先進的腦病醫學診療。
醫院網路部工作人員也表示,醫院不僅有多名專家是位於美國的凱恩中心“特聘專家”,醫院的專業人員還會定期被派往美國進修、學習。“疑難雜症還能安排美國凱恩的醫生進行遠端會診。”
調查:“美國機構”為自造,“神醫術”已遭淘汰
記者調查發現,在谷歌上搜索美國凱恩,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幾乎都找不到任何與這一機構相關的頁面。
而通過“香港公司註冊處”的查詢結果顯示,“美國凱恩國際腦病醫學中心”是2010年10月在香港註冊的一家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僅1萬港元,董事為朱敏。朱敏是誰?經向藍十字確認,朱敏正是藍十字醫院的黨支部書記。
業內人士介紹,這種“連環套”傍名牌的宣傳,是部分民營醫院誇大宣傳的慣用手法:註冊一個似乎高端大氣的公司,再把醫院和專家“套裝”進去,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美國人也認的機構”。但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美國研究機構”,只是一家位於香港的“山寨”公司。
同時,記者在中國知網中搜索發現,上述“國際知名”的技術,找不到任何一篇中文論文。“這個聽起來很玄的名字,實際上就是我們以往所説的毀損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劉軍表示,由於其臨床的安全性以及長期的有效性不是特別確定,可能會帶來一些近期和遠期的並發癥。目前,三甲醫院基本上不再推廣,也不推薦患者做這一手術。
多位上海知名神經科醫生告訴記者,這一技術的近期並發癥,包括毀損導致的出血等;而遠期的並發癥,則包括一些情感或者記憶功能的喪失。目前,該技術已經被主流醫學界所淘汰。還有醫生透露,曾經接觸過多位在藍十字腦科治療不佳而後轉來的患者。
“例如拿瑞金醫院來説,我們一年也不會做一起這樣的手術。”劉軍説,從字面意思理解,技術是通過毀損掉腦部的核團,讓患者減輕震顫。但到上個世紀90年代,就發現這一手術對帕金森症狀改善是有限的,而且帶來很多副作用,目前已不再臨床中應用。
“作為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帕金森目前尚無有效的辦法阻止疾病的發展,所有的治療只是暫時緩解和減輕症狀的對症治療。”上海市一位神經科治療教授告訴記者,不少病患多年身受疾病困擾,被民營醫院“100%治好”的宣傳所吸引而上當受騙。
連結:民營醫院“宣傳泡沫”緣何“屢吹不破”?
記者了解到,2013年,藍十字腦科醫院的九個網站因涉嫌違規從事網際網路醫療保健資訊服務,被上海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但時至今日,其涉嫌誇大宣傳卻並未停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網站上列出的推薦名醫和專家中,不乏80多歲早已退休的人士,一些患有老年疾病,早已不適合登臺手術。
專家認為,處罰力度過小讓部分民營醫院在誇大宣傳上肆無忌憚。我國醫療廣告的處罰力度,與醫療機構的獲利和所造成的損失相比十分不匹配。
據原衛生部2009年發佈的《網際網路醫療保健資訊服務管理辦法》,提供網際網路醫療保健資訊服務的網站應當對發佈的全部資訊包括所連結的資訊負全部責任,不得發佈虛假資訊;不得發佈未經審批的醫療廣告。而如果違法相關規定,衛生行政部門對其的最高罰額僅為3萬元。
“部分民營醫院的不實宣傳,容易讓所有民營醫院陷入誠信困局。”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表示,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監管,還需要發動民間監管力量。政府部門設置專門舉報網站,並及時核實,增加舉報的獎勵力度,並嘗試開展醫療領域的集體訴訟。同時,應加強部門和地區之間的執法聯動,完善黑名單制度,讓違規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制。
“以前貼電線桿,現在貼在搜索引擎上”。專家認為,搜索引擎也已成為虛假資訊的重要推手。上海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借助競價排名這個強大工具,通過付費方式,將潛在的用戶群誘導進入其違法網站,已達到增加點擊率、提高門診量,已成為不少民營醫院的慣用手法。不少民營醫院都採取類似的運作方式和宣傳手法,通過競價排名、二級域名、虛假網站進行虛假宣傳。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李東東建議,應該將搜索引擎有償推廣服務明確納入廣告法監管,不能再讓網際網路虛假廣告和釣魚詐騙“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