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技園如何孵“金蛋”?
- 發佈時間:2015-03-19 08:33:19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見習記者 繆影影 本報記者 范南虹
核心提示
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政産學研結合平臺,承擔著創業創新孵化器的重要作用。
海南師範大學國家科技園申報前在孵企業53家,申報一個月時間,在孵企業升至78家;瓊州大學國家科技園先後有75家企業入駐,目前在孵企業52家,非在孵企業17家。這個數據讓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林強感嘆:以往這是需要幾年的努力才能達到的成果。
掛牌成立不到3個月,海南的兩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在集聚創新資源的優勢迅速顯現。這充分説明大學科技園孵化器的魅力。
但是,海南的兩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成長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創新能力不足、社會認知不足、政策扶持尚未落地等考驗。
緣起
産學研融合度低
三方各唱各的調
學生空有創業心
大學畢業生董飛為實現創業夢行動得算早的。還在海南師範大學讀書期間,她就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創業大賽,臨近畢業時還試水賣過品牌童裝。“雖然努力積累經驗,但真到了創業時,才發現連基本的企業創辦流程都不熟悉。”
去年畢業後,董飛決定創辦自己的園林設計工程公司。真到了具體操作時,她遇到了不少“絆腳石”,讓她頭疼不已。董飛告訴記者,她在註冊企業時,對於註冊材料準備、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都不甚了解,也找不到專業權威的人來指導,因而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回走流程。企業剛開始運轉時又面臨著資金、人才短缺等問題,只得靠著自己借錢、找同學幫忙來救急。“特別希望能有一個機構或者平臺能夠給我提供專業指導,可以少走彎路。”董飛一臉期待。
董飛創業路上遇到的難題,幾乎是每一個創業的大學生都會面臨的問題。省科技廳副廳長楊天梁認為,學生創業團隊、初創企業,起步階段面臨的缺指導、缺資金、缺人才等困境,是導致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師科研難轉化
除了學生有創業心卻缺乏創業扶持外,我省還面臨著科研成果轉化低的現狀,這對高校創新能力無疑是十分不利的。
“高校教師的人脈、精力有限,很難花精力和心思去主動聯繫企業。同時,教師的課題一方面有很多基礎性研究或一般性成果,轉化空間不大;另一方面由於對企業的需求缺乏了解渠道,很多課題源於老師自己的研究探索,而不是企業的需求。”瓊州學院李壯教授説,課題研究與市場需求脫節也是一個大問題。
企業創新缺人才
而對於這個問題,企業也有企業的無奈。海南亞元防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君亮就表示:“有些企業確實想利用新技術搞生産,但他們不知道與哪些學校、老師對接,也不清楚這些成果是否真的符合企業生産實際。”
楊天梁表示目前的確存在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楊天梁表示,政府投入不少科研經費,但是由於校企對接斷層,供需資訊溝通不暢等諸多因素影響,科研成果鑒定完後,多躺在檔案袋裏“睡大覺”。科研成果不僅沒有産生社會效益,反而造成了社會財富的浪費。
“打造一個對學生創業、科研轉化、企業技術創新具有持續推動力的可信中間平臺”成了高校師生、科技型企業和政府共同的期盼。
行動
申報國家大學科技園
立足海南實際 選擇“一園兩區”模式
2014年5月,在省科技廳指導、組織下,海南師範大學、瓊州學院向教育部、科技部提交了設立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申報方案;同年9月,依託于海南師範大學的海口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依託于瓊州學院的三亞國家大學科技園正式通過認定,並於同年12月先後掛牌。
自申報之日起,海南省科技廳積極組織海南師範大學、瓊州學院的相關負責人,奔赴西安、台灣、上海、浙江等地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學習取經,試圖通過借鑒經驗尋找到我省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路子。
“海南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起步較晚,我們要多走出去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教訓,才能少走些彎路。”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介紹到。
省科技廳在各地大學科技園走訪中發現,國家大學科技園初建之時發展模式的選擇和功能平臺的搭建,是科技園良性發展的基礎。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做好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頂層設計。”葉振興介紹,各地大學科技園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科優勢,有“一校一園”“多校一園”和“區校共建”等不同模式。我省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相對較弱,且與省內科技園區聯繫不強,造成創新資源分散與浪費,因而我省兩所國家大學科技園均選擇了“一園兩區”的模式。
“我們希望借助高校的創新創業平臺,進行技術孵化和産品初試;再利用海口高新區或産業園的孵化器和服務體系,實現企業實體運營、技術産品化和市場化,最終形成創新資源的良性集聚和全鏈條式發展。”葉振興説。
初顯創新資源聚集方面優勢 師生創業項目開始受益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模式選定、方向一落實,兩大科技園的初建工作就開始熱火朝天地進行,短短時間,在創新資源聚集方面優勢已逐漸顯露。
據統計,海口國家大學科技園申報前,海口科技園在孵企業有53家,申報後一個月左右,上升至78家,另有8家風投機構、4家銀行入駐。三亞科技園先後有75家企業入駐,目前,園內在孵企業52家,非在孵企業17家,投資及其他公司6家。
瓊州學院學生白楊,是嘗到國家大學科技園甜頭的第一批創業學生。
今年還是大學三年級的白楊,利用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的獎金,和同學聯手打造了一個休閒農業推廣公眾平臺,向市民遊客推薦省內特色農家樂、休閒園區。
“這樣的平臺想要打造好,需要對旅遊、農業、會展、人文等多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白楊告訴記者,起先只能求助於熟悉的少數幾個老師或上網查資料。借助大學科技園的平臺,瓊州學院已與檳榔谷和蘭花世界建立合作關係,今年白楊前往檳榔谷和蘭花世界就自己的休閒農業推廣公眾平臺進行推廣時,過程順利異常,還得到了對方公司專業人員的免費指導。
嘗到了甜頭的白楊,計劃2016年6月畢業就創辦休閒農業行銷開發公司。“我已經諮詢過了,只要我們的項目有前景,學校就會對我們進行孵化、扶持,那時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大學科技園的基礎服務和優惠政策了。”
一些高校教師有了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牽線”,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與企業對接。
海南師範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郭教授和紀教授,近年來一直致力於蔞葉、鳳梨葉等熱帶植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兩人共同研發天然蔞葉抑菌洗手液已製成産品,並申請專利。
“一直以來,類似的産品多停留在實驗室內部使用階段,難以轉化成産品推向市場。沒想到,大學科技園成立幾個月,已有企業和我們接洽轉化事宜。”郭教授坦言,下一步他們計劃繼續深耕熱帶植物資源,研發洗潔精、保鮮劑等系列産品。
此外,借助大學科技園的平臺,助推海南經濟發展、産業升級的良性因子也成聚集之勢。目前,瓊州學院與奧地利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簽了技術轉移中心的協議,與西華大學合作了新技術新能源實驗室。同時,大連工業大學朱蓓薇院士的國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將建海南産業化基地。
困惑
建設初期困難不少
研發能力有差距 創新能力待提升
“我省的大學科技園一個依託于師範類院校,一個依託于應用型院校,與國內研究型大學或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發能力較強的大學相比,研發能力尚有較大差距。”楊天梁表示,海南師範大學的專業和學科結構,決定了該校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側重於基礎研究,這就帶來了與市場銜接不緊密、可轉化和産業化的項目較少等問題;而瓊州學院目前的學科設置以應用型為主,在應對企業技術創新、升級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有關人士認為,與內地其他大學的國家大學科技園相比,海南的高校發展基礎弱、起步晚、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此外,由於高校教師本身具備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有待提高,由此影響到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上。同時,與內地高校比,海南一些高校在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當中尚有一定距離。因此,海南的人力資源儲備,特別是高新科技人才的引進,也是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中亟待加強的。
高校“重理論,輕研發” 師生多持觀望態度
海南師範大學的楊紅教授目前正在著手“熱帶複合果粉及神秘果功能成分的研發”項目,曾經接洽過相關企業並試圖將神秘果果粉推向市場。
“初期接觸了幾家企業,但都需要我們先把生産批號等手續全部辦妥。因為神秘果未列入國家保健品範圍,所以申請起來異常艱難,最後不了了之。”楊紅説。
“聽説有了大學科技園的平臺,能幫我們對接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並推向市場,但具體能幫我們做什麼,能做到哪一步,我們也不是清楚。”楊紅坦言,長期以來,高校“重理論,輕研發”的導向機制,使得很多老師對於科研轉化並不“感冒”。還有一部分有科研成果在手的老師持觀望態度。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國內很多“園區熱火朝天地蓋了幾幢孵化樓,但實際成果不多”的狀況,讓很多人對大學科技園持觀望態度。
政策扶持尚未落地
“海南剛剛開始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迫切需要政策環境支援。政府建立的優惠政策環境和激勵機制,是我們走好第一步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海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紅梅説。
2005年,《科技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將與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科技孵化器有關的優惠政策落實到國家大學科技園及其入園企業;在財政專項資金、建設用地等方面給予大學科技園及其入園企業優惠支援。
李紅梅介紹,在考察學習中,看到很多地方依據國家政策,針對大學科技園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援。如浙江省2011年出臺《關於加快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大學科技園納入到地方發展規劃,從孵化環境、科技金融合作、資金扶持等方面都予以支援。
“在吸取各地經驗的基礎上,我省應儘快出臺相關的財稅政策、科技項目政策、專利政策、科技轉化及企業孵化政策,為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發展提供保障。”李紅梅説。
另外,資金是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中的一大瓶頸。
李紅梅介紹,2014年末,在科技廳的大力支援下,省財政廳下達2000萬元,用於海師科技園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學校在原扶持資金的基礎上,每年拿出100萬元設立開放實驗基金,用於扶持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但這相對於大學科技園在園區建設和企業、項目孵化等方面的資金需求,依然是杯水車薪。
“投融資方面,學校向來是弱項,希望政府在這方面的支援力度更大些。轉化科技成果,只靠大學科技園是難以成行的,需要政府職能推動,尤其是早期風險投資方面。”李紅梅説。
路徑
探索從輸入型
到輸出型創新模式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以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為依託的平臺。但我省面臨的是高校院所少、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實際。
“海南至今是輸入型創新模式,人才也是輸入型的,我們只有先通過技術轉移、技術引進,過渡到技術轉向市場需求、再到技術輸出。這是跟海南島嶼型經濟形態相適應的,也是在一種新的層面上提升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的。”瓊州學院黨委書記韋勇説道。
韋勇告訴記者,在電子資訊革命的新浪潮下,新技術輸入進來時,我們先著眼于旅遊、文化行業的需求,從創意産業層面上來搞研發、搞創新,這樣的路子是完全可行的。
韋勇認為,海南的氣候資源,不單單是一種自然資源,更是一種空間優勢。冬天很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來海南,若落地在國家大學科技園,很快將成為一種新的聚合平臺,“我們要利用這一優勢,通過機制、鏈條、平臺的建設和完善,讓這些專家學者産生聚合效應,使得季節性的平臺發展、延伸成常態化的研發平臺。”
另外,科技園的辦園者們對高校的評估體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林強建議,把大學科技園納入高校工作的整體評價中,激勵高校教師不再一味地向“發論文、評職稱”看齊,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動力更足。
對於政策扶持層面,葉振興表示,政府要承擔起引導的功能,定位大學科技園是做公益的,要算大賬。在模式設計時,要考慮到學校、企業、高新區等各方的利益,做好政策的制定,環境的打造、早期融資等方面的服務。其具體運作完全社會化,讓市場的力量來決定、來檢驗,只有這樣才能長遠的發展下去。(本報海口3月18日訊)
採訪札記
它山之石可為鑒
1月底,記者跟隨省科技廳組織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考察組赴上海、浙江參觀學習。作為國內大學科技園建設中的佼佼者,上海、浙江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在發展模式、機制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對我省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頗有借鑒意義。
搭建“産學研政介金”聯動機制
“産學研政介金” 即以企業為主體,政府主導、學研輸出、金融助力、仲介服務為一體的創新體系。“産學研政介金” 聯動機制如何良性運作?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給出了答案。
為推動學校科研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浙江大學科技園建立起了以“一平臺、四驅動”為核心內容的科技成果轉化與企業孵化平臺。
成果轉化平臺:成立技術轉移中心,專門從事學校科技成果在科技園內轉移、轉化與産業化。在此基礎上,建立技術轉移隊伍,同時,建立企業需求項目庫、科技成果項目庫和行業技術專家庫三個數據庫和資訊服務網路平臺,為成果轉化提供支撐。
政策驅動:浙江大學明確制訂政策支援教師、學生到科技園內創辦科技企業、轉化成果。
研發驅動:一方面,依託浙江大學科研基地和實驗設備,為入園企業提供研發服務;另一方面,建立光與電技術開放實驗室和生物醫藥分析測試中心兩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電子資訊,光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技術領域的科技企業提供産品研發測試、試驗服務。
資本驅動:設立1億元創業投資基金,並通過與“創業投資聯盟”和“産業投資聯盟”兩個聯盟的合作,建立了投融資平臺。
服務驅動:對學校的科技項目到科技園內轉化、産業化的,提供基礎服務以及項目申報服務、人力資源、創業輔導服務等各種增值服務。
打造完善的創業孵化鏈
大學生創業如同一隻小船在海中航行,從創業想法的呈現,到創業團隊的組建、企業初期的運作,再到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向前推進的每一里路潛伏著翻船的危險。如果國家大學科技園能夠建立完善的創業孵化鏈,為學生創業保駕護航,那麼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
上海同濟大學科技園形成了“創業苗圃、創業孵化器、創業加速器、創新産業集群”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在學生創業之初,邀請專家、企業家為學生提供創業理論知識,與學生碰撞創業想法,引導和幫助潛在的創業者將科技創業點子轉化為實業;在學生企業創立之後,為其提供免費場地和基礎服務,對其進行孵化,助推企業成長;加速器則為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發展提供支援和幫助。如今,在同濟大學周邊集聚了近2000家知識創新型企業,形成了一個典型的原生創新性集群,形成了“環同濟大學産業集群帶”。(本報海口3月18日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