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去”要加強“自我修養”

  • 發佈時間:2015-03-18 05:28: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較於今年漢諾威IT展中國企業的“風生水起”,中國企業此前在國外參展可沒有如今這般順利。

  記得七八年前,國外某著名IT展剛開始沒多久,中國幾家知名數位廠商被該國海關抄查,原因是涉嫌侵犯他國公司的專利權。類似的在國外展會上出現智慧財産權糾紛的現象,在當年並不少見。這其中,固然有國外一些公司操作實施“專利壁壘”從中作梗,但根源仍在於中國企業沒有建立起真正屬於自己的智慧財産權體系,加之對國際規則陌生,最後落個鎩羽而歸的結果並不意外。

  這幾年來,中國在扭轉智慧財産權落後局面上付出大量努力,也取得明顯成效。這不僅得益於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對企業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增強,更主要的是企業始終堅持提升“自我修養”,也就是自主創新能力的“修煉”。

  由於中國內部市場巨大,有的中國企業難免會有“惰性”,以為只要依託國內市場就可以一勞永逸,從而怠于甚至不屑于創新。但這樣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當前中國處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單一的工業化或是數字化不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遠景目標,中國企業首先要完成從“模倣者”到“創新者”的角色轉變,其次完成從規則的“學習者”到“制定者”的思維轉變。對於許多中國企業而言,這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不待揚鞭自奮蹄”。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國的科技發明與專利數量已經位居全球前列。中國不再只是國際創新舞臺的仰慕者、模倣者和追趕者,而是成為與世界一流創新國家攜手的“合作者”,乃至“引領者”。

  不過,對於正在大規模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而言,這份成績依然遠遠不夠。除了企業的“自我修養”之外,企業也應當加強與先進工業國家的交流,同時政府部門也需要借鑒國外個人、政府、企業三位一體的研發體系,為國內企業、研究機構等構建具有國際視野且溝通順暢的技術交流平臺,並根據國情為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和集群發展制定優惠政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