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央企境外資産審計叫好

  • 發佈時間:2015-03-18 02:15:02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莫開偉

  日前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透露,央企境外資産總額超過4.3萬億元,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審計的消息。昨天,國資委發佈公告稱,將審計之手伸向境外4.3萬億國有資産。此舉既是回應全國民眾急切關注,也是確保海外國有資産安全的客觀需要。從現實看,對央企境外資産進行審計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首先,能摸清央企境外資産底數,堵塞管理漏洞。多年來,審計署僅對118家央企中的57家進行過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部委所屬的國企許多是內部審計,而央企的海外資産幾乎未審計過。這種狀況使央企境外資産處於監管真空,資産品質、經營盈虧等真實情況無從知曉,尤其對是否存在暗中賤賣國有資産進行利益輸送等腐敗行為更是心中無數。對央企境外資産進行審計,雖屬遲來的“愛”,但有“亡羊補牢”之功效,通過對央企境外資産進行全面審計,不僅能摸清央企境外資産家底,更重要的是找出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全面掌握風險,發現腐敗蛛絲馬跡,確保境外國有資産安全。

  其次,能為中國更多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使境外央企始終保持健康向上活力。通過審計能發現央企境外經營問題,完善相關審計監管法律規範,讓境外央企在不斷拓展海外業務中提升自律意識和合規經營意識。同時,通過審計對企業境外拓展業務提供必要的地緣政治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提示,提高企業境外業務整體競爭力,實現更多的國有企業“走出去”。

  此外,通過審計可健全和完善與央企境外業務有關的審計監管制度,為今後審計署提高央企境外業務審計能力和水準積累豐富經驗。同時須指出的是,在選擇審計投標人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做到程式公開透明,防止一些不具資質的審計事務所或與某些境外央企有關聯的審計事務所進入其中,避免審計流於形式,達不到預定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