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築業將掀全面深化改革熱潮

  • 發佈時間:2015-03-16 20:33:1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周傑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伴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建築企業普遍感受到了經濟波動所帶來的衝擊。其中,房地産行業重振不力、製造業發展增速遇阻、行業內競爭愈加激烈、建築耗費資源價格趨高不下等諸因素,都讓相關企業感受到了絲絲涼意。業內人士指出,在原有的要素投入、外延擴張的效應已見邊際,人口紅利、資源紅利不斷流失情況下,建築行業發展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歷經3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製造”依然是我國産業重心,世界工廠的地位也不可輕言讓渡,然而,低端的傳統優勢急劇衰減,“擴增量”出師未捷,很快便陷入産能過剩的泥淖,也將當前的中國建築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建築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0.2%,增速創近16年以來新低。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建築行業總産值個位數增長,甚至“負增長”並非是危言聳聽。“中國製造”亟需向生産率的提升發力,向價值鏈的上游攀升。記者調查發現,具有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等特點的國內綠色建築,正在致力探索不同尋常的路——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特點與傳統建築備受詬病的“兩高一耗”分道揚鑣。

  有媒體在梳理2015政府工作報告的100條“幹貨”時發現,今年政府提出將實施“中國製造2025”計劃,堅持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對此專家指出,這也向國內建築行業釋放了一個強烈的轉型升級信號,更具有科技附加值的“綠金”時代已經來臨。

  鋼結構建築正是綠色建築的典型代表。“鋼結構與傳統建築運作模式全然不同。”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企業杭蕭鋼構有限公司董事長單銀木告訴記者,鋼結構按照集約化開發、標準化設計、工廠化製造、整合化生産、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智慧化家居、資訊化管理、産業化服務和資源化再利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思路和管理模式,徹底告別傳統建築現場手工操作,就像搭積木一樣將建築主體結構搭建起來,“造汽車”一樣建房子。“同樣建築面積的混凝土建築工地,需要1000個工人,而如果是鋼結構建築工地就只需要300個工人,並且可以不用一塊磚,一根木頭。”

  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熱鬧的不僅是國內市場,日本的百貨市場生意也格外火爆。中國遊客幾乎將其店內的“智慧”電飯鍋、馬桶蓋買斷了貨——這些看似偶然的現象,卻再次勾起了國內各行業面臨的沉重話題。“痛定思痛,粗放發展模式只能摒棄,唯有創新發展,才是中國製造業未來的航標。”單銀木認為,在建築行業,鋼結構等綠色建築企業也應該充當新一輪轉型升級的“旗手”。

  記者了解到,杭蕭鋼構最新“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已投入應用,建造一棟30層的鋼結構住宅,75天就能將主體架構搭完並封頂,而傳統建築工藝則需要2年時間。“這會帶來企業融資、工程管理、人力勞務各方面優勢,更促進了住宅産業化條件下商業模式和産業生態的深遠變革。”單銀木説道。

  單銀木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假如行動推廣“中梗阻”,民眾雖看得到建築改革前景,卻摸不著或只能摸得著部分改革成果。據介紹,此前綠建行業也往往存在“高貴冷”的貴族尷尬,民間認知不高,企業的“心”也懸了起來。讓改革成果“接地氣”,是包括建築在內等各行業的共同心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