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年度報告黑龍江篇:五大機制支撐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16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立足科技創新建設高新技術項目,改造提升“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鼓勵支援“民字號”,為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加快高新技術園區建設,支援企業成立研發機構,提高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獲得成果轉化收益比重,對取得重大創新成果並實現産業化的項目給與支援。
——摘自黑龍江省經濟工作會議
2014年,黑龍江紮實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省戰略任務,著力健全“五個機制”,為全省“五大規劃”和“十大重點産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實現1328.2億元,同比增長5.5%。
一、著力健全五大機制
1、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
承擔949個國家科技項目,組織實施51個省級重大科技項目。2014年有22個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全省申請發明專利超過1.3萬件,同比增長30.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6件。
2、技術轉移機制
全省落地轉化成果531項,簽約24億元,吸引投資79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金額實現121.2億元,同比增長8.1%。與中關村建立了合作機制,中關村(哈爾濱)科技成果産業化基地建成並投入使用,已有17個中關村項目入駐。
3、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
省科技大廈吸引GE(中國)哈爾濱研發中心等62家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入駐,新興産業研發、智慧財産權交易等8大平臺功能加快提升。新成立了省科技服務業聯盟,通過組織成果對接、科技沙龍等96次活動,服務企業574家。
4、科技創新創業激勵機制
全省新培養各類人才516名,培育創新團隊60個。國際科技合作日益活躍,有96名海外人才與本省企業、科研單位達成78個合作意向。
5、科技資源管理評價機制
整合了省級各類科技管理資訊系統,建立了紀檢監察、科研誠信、“黑名單”和績效評價制度,省級科技項目全部實現網路申報、全流程監督、全過程管理。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共查處違法案件366件,同比增長60%。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指標
1、重大項目
爭取國家科技項目949項,獲經費支援7.7億元。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1000MW直接空冷機組,是世界最大的首臺空冷機組,被列入國家戰略性創新産品。圍繞黑龍江省重點産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了“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生産關鍵技術及電池製造”等51個省級重大科技項目。
2、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全省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97個、企業院士工作站41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3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組織哈工大、哈理工、黑大和省工研院等單位發佈成果1200余項,對接375項。省科技投融資平臺發起設立了科力創新、富德創投等5隻子基金,聚集資本規模達到10億元,4年來服務科技型企業超過500家。
3、開放合作與人才引進
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東北分子育種基地落戶哈爾濱國際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第五屆“哈科會”吸引34個國家和地區的1736個高新技術項目參展,有121個項目落地簽約。
4、政策保障
新制定的《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規定了政府責任,突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優化科技投入機制等方面的措施,在鼓勵企業創新、激發科研機構主體活力、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等方面,對黑龍江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承銷
1、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全省建有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個國家級高新區和牡丹江、佳木斯兩個省級高新區。黑龍江省與中關村建立了合作機制,已有17個中關村項目入駐。哈爾濱科技創新城新引進中科院聲學所等6家研發單位和55個項目,累計集聚國內外研發創新機構179個,創新創業廣場新增入駐企業166家。大慶高新區和齊齊哈爾高新區成為首批國家低碳園區試點單位。全省5個高新區實現總收入4121億元、總産值3615億元、利稅4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11.5%、11.4%。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全省37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中國農大和東北農大、省農科院等34個省內外高校、院所為技術依託,組織農村科技特派員創建示範基地324個。連續3年實施3期國家糧豐工程項目,在全省19個縣市、28個農場累計建立玉米、水稻高産攻關田(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7532萬畝,增産糧食393萬噸。
3、民生科技領域
組織實施了“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研究開發”等6個省級重大研發項目。實施邊遠貧困地區人才支援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選派440名科技人員深入28個貧困縣提供技術服務。
(以上數據由黑龍江省科技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