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韓自貿協定哪些值得期待?

  • 發佈時間:2015-03-15 20:29: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韓自貿協定文本的草簽意味著這場歷時兩年多、十四輪的談判終於結果,對此,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中韓自貿協定目前正在進行文字轉換工作,正式簽署在上半年應該可以完成。

  協定帶來什麼

  2月25日,中韓雙方完成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併發表了英文版。目前,中韓兩國正將協定內容轉換為本國文字,隨後,中國將進入法律審批環節,並按照有關程式向公眾公佈;韓方在轉換韓文版的同時,向業界公佈了英文版,並徵求業界意見,之後通過國會審批。

  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範圍最為全面的自貿協定,可以説是中國簽訂的最高水準的自貿協定。

  根據規定,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産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南韓零關稅産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

  據南韓媒體報道,包括産自開城工業園區的産品在內的共310項品目獲得南韓原産資格,在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可立刻享受關稅優惠。由此,在南韓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自貿協定中,中韓自貿協定涵蓋的獲得原産資格的境外加工産品數量最多。雙方還決定設置境外加工地區委員會,為朝鮮境內可能增設境外加工區的情況提前作準備。此外,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南韓建築企業可不受外資投資比重的限制(外商投資佔比50%以上)而承攬合作項目。

  中國將在電器電子領域針對電飯鍋、洗衣機、冰箱、醫療儀器、家電零部件等産品實現零關稅,在鋼鐵領域實現冷軋鋼板、不銹鋼熱軋鋼板和厚板等産品的貿易自由化。而在南韓受到歡迎的中國啤酒、新鮮蔬果、日常生活消耗品等商品也在取消關稅之列。

  中國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南韓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放眼世界,中國是世界第一的貨物貿易國,南韓是第九大貨物貿易國。關稅的逐步取消對於消除兩國貿易壁壘有著重要的作用。

  有預測指出,中韓自貿區一旦建成,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增長1%~2%,南韓增長2%~3%,屆時,中韓有望形成一個人口高達13.5億、GDP高達11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韓自貿協定不僅有助於促進兩國進出口貨物貿易,加快相互投資與經濟合作,而且對改善雙方對外貿易結構,持續推動國內經濟增長也具有積極作用。“就當前而言,南韓在半導體及其零部件、汽車、機械設備等領域具有優勢,中國在農産品、紡織品、傢具等領域具有比較優勢。”李天國認為,中韓自貿協定的簽訂會讓兩國産業分工合作更加密切。“當然,隨著中國的産業技術升級和轉型,會在更多領域出現競爭局面。這些競爭會有助於中國産業不斷升級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李天國説。

  哪些未在其列

  儘管中韓自貿協定涵蓋的零關稅産品達91%,但仍有部分産品不在關稅減免之列。南韓的大米、辣椒、大蒜、洋蔥、蘋果、橙子等農副産品,葡萄汁等果類加工品和醬油、豆醬、辣椒醬等傳統食品,魷魚、帶魚等20種水産品以及大豆油、糖等加工食品均未囊括其中。在製造業方面,南韓的汽車和零部件也未被列為關稅減讓對象或中長期實現貿易自由化的對象。

  李天國表示:“相比較來説,農産品與工業品開放的種類相對少。”在農産品方面,南韓立即開放的農産品種類有9.96%,中國達到19.3%。中韓兩國在10年內開放農産品種類分別達到69.8%和31.3%。

  農副産品和汽車一直是南韓的敏感領域。而一直以來,南韓更迫切地希望中方儘早開放石化、機械、汽車等製造業市場,對此,中國也並非完全敞開大門。

  李天國介紹道,在石化領域,中國開放了部分國內供給短缺的基礎原料,而對中國正在推動的産品則採取有限度的開放或者放入敏感目錄裏。相似地,在機械領域,中國開放了一些環保型裝備,但工程用機械裝備則列入敏感目錄裏。“在汽車領域,大部分都在削減關稅的目錄中排除,或者採取中長期逐步降低關稅的方法,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影響比較有限。”李天國説。當然,中國企業在南韓市場很小,南韓人在購買進口汽車時更偏愛歐係車和日係車。

  有些産品未納入削減範圍,這並不奇怪。李天國坦言:“因為每個國家都有需要保護的産業。就連美國和日本都在TPP談判中為農産品和汽車關稅産生很多分歧,出現寸步不讓的局面。”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徐長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韓兩國對於部分商品降稅不多或要推遲降稅時間,主要是考慮雙方的敏感商品,如中國對南韓的汽車、電子等工業品,擔心會衝擊市場,同樣,南韓也擔心中國農産品衝擊其市場。“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這些商品都會不同程度地有降稅安排,並且針對兩國的貨物貿易有更為便利化的政策,這些也會進一步促進兩國間經貿發展。”徐長文説。

  記者觀察

  牽手影響幾何

  □本報記者劉旭穎

  一旦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涉及到兩國産品稅目超過90%的産品都將逐步取消關稅壁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産品關稅的減免並非一蹴而就。

  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副司長孫元江曾指出,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大部分産品都參與了降稅,但也允許一些産品作為敏感産品進行保護。此外,“即便是90%最終要降為零關稅的産品中有些也規定了一定的過渡期,短則5年、10年,長則15年、20年,這種過渡期的設置,實際上是給中國相關産業或者行業提供了足夠的調整時間與空間,避免受到過大過激的影響與衝擊。”“事實上,不同商品按照不同階段削減關稅,並且削減幅度也各不相同。”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道,一些電子設備就採用協議生效時立即取消關稅的方法,但有些礦物質産品則會通過5個階段每年均等削減關稅直至為零。此外,像人造毛皮等商品通過10個階段削減關稅至零,一些植物通過20年削減關稅直至零。

  李天國補充指出,按照協議,南韓立即開放58.9%的工業品,在十年內開放90%的工業品,我國立即開放的工業品大概佔20.3%,在10年內開放71.7%的工業品。

  此外,南韓的市場、資金、技術、發展經驗等,更利於帶動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借助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中國能夠更有力地推動中日韓三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

  南韓通商資源部也表示,若韓中自貿協定簽署,與南韓締結自貿協定的國家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全球GDP中的佔比會高達73%。

  事實上,中韓兩國的貿易體量決定了中韓自貿協定對於世界貿易的影響深遠。隨著一系列貿易壁壘的削減,環境保護、競爭政策的引入,亞太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也將受到積極的影響。

  李天國直言,中韓自貿協定涉及兩國大量貨物貿易,甚至服務貿易和投資也會大幅開放,因此雙方需要持續地為兩國的貿易和投資提供便利措施,確保貿易活動有序和規範進行。“中韓兩國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較大地推動雙邊貿易和就業,為兩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李天國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