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兵臨3400點 金融股創業板誰主沉浮?
- 發佈時間:2015-03-14 11:10:1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在銀行股、券商股與創業板“互別苗頭”下,滬指本週來到3400點一帶,創業板再創歷史新高。下周,重磅會議落幕、鉅額申購資金解凍,市場將何去何從?
“蹺蹺板”現象繼續
主題投資仍是重點
本週大盤在藍籌與成長股輪番上攻推動下,走出了震蕩上漲走勢,打破了一段時間來A股市場逢會必跌的局面。最終,大盤全周上漲4.06%,創業板 全周上漲6.03%,兩市總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0.13%。這表明IPO對二級市場資金面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場外資金觀望為主或參與打新,場內資 金則加大調倉步伐,以期通過個股的活躍,激發市場情緒,穩定市場信心。
從本週盤面來看,量能有所萎縮,個股活躍度提升,分化程度加大,市場“蹺蹺板”現象不改。市場盤中熱點轉換較快,且持續度不強,追高易套,殺跌 易損,市場賺錢效應雖繼續存在,但並未較以往提升,虧錢效應出現,但也並不十分明顯。強莊股主力深陷其中,只能自拉自唱,曲高和寡。資金有向低價藍籌股轉 移跡象,國企改革仍是市場關注的主題投資熱點,漲幅榜中不斷出現藍籌股,甚至指標股的身影。政策與美元繼續影響著個股走勢。
綜合技術分析,我們認為,大盤的牛市基礎愈來愈穩固,年內新一批IPO結束後,將有部分申購資金回流,將對大盤上行創造較為有力的資金環境。頭 肩底形態繼續在構築,但大盤構築的週期還未完成,短線將在3406點下方蓄勢整理,實現以時間換空間的目的。市場“蹺蹺板”現象繼續,主題投資依舊是資金 關注重點。
操作上,既把握投資機會,更注意資金安全。既向改革要紅利,也向藍籌要空間。中線繼續關注國改、金改、價改、醫改、一帶一路、土地流轉等題材,短線逢低關注長期築底、剛向上突破股及近期跌幅較深股的交易性機會,減持利用講故事來推升股價的題材股。
藍籌股上漲——自救?攪局?
本週行情的最大看點,不是創業板指數穩穩站在2000點上方,創出歷史新高。而是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突然發力,似有捲土重來之意。
其中一大原因在於,全國兩會期間,銀行業頻頻傳出利好:銀行可獲券商牌照;財政部下達地方存量債務1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今年可能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金融新政,直接利好銀行業。銀行股本週集體發力,同時也帶動相關大金融、大基建板塊上漲。這種現象,給人似曾相識之感。難道,年前經歷過集體井噴式上漲的大盤藍籌股剛剛消停幾個月,又要捲土重來?新一輪大盤藍籌行情又將風雲再起?
筆者認為,這輪行情,市場資金主要追蹤兩條主線:一是低估,二是成長。被低估的股票主要是大盤藍籌,以銀行股為代表;小盤成長股則相對集中于新興行業,以創業板和中小板為主。
前期大金融板塊逞強,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短期巨大漲幅。但相比券商保險股,銀行股漲幅較小,股價仍然最低。盈利能力穩定,盈利確定性最高的銀行業,在股市中卻成為低價、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的“三低”代表。這是銀行股的長期困境,也是銀行股的主要魅力。
因此,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作用,以及降息降準預期下,被低估的銀行股上漲合情合理。問題是,銀行是金融業當仁不讓的老大,銀行股也是A股中盤子最 大的行業群體。雖然銀行股公認被低估了,但老大想獨立上路補漲,顯然不那麼容易。此外,儘管保險股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券商股也因前期漲幅過大,相當程度 上已對市場的牛市預期做了透支性消耗。但現在,金融業老大銀行股想要補漲,老二、老三自然會跟著聯動上漲。而大盤股集體上漲,需要大資金量供給,但以目前 的資金量能看,大盤股誰都走不遠。
銀行股拖著沉重的身子,走一走,回回頭,後面還連著一串跟風起鬨的。因此,銀行股被低估,即使補漲,也會一波三折。表現在盤面上,即銀行股某天 受利好刺激突然上漲,導致上證指數大漲,創業板、小板指數則順勢分化回調,漲幅較大的個股乘機獲利回吐。所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隨時會有反彈,但 行情一般難於持續。
筆者認為,兩市相比較,滬市偏重大盤與指數,深市則偏好題材與個股機會。目前,改革創新成為中國經濟新抓手。小盤、新興、成長型股票,明顯更受 市場資金追捧。大盤藍籌股在經過集體補漲、大漲之後,短期內再度拉起、再度走出大行情的概率並不大。但考慮到前期藍籌股大漲形成跟風,杠桿資金涌入並造成 高位大面積堆積。如遇大盤藍籌股突然上漲,不妨看成是存量資金活躍盤面的行為。而如果小盤成長股、低價題材股持續上漲,時間久了,盤中獲利籌碼增多,大盤 藍籌股出現反彈,看似攪局,其實也是大盤內部重新趨向平衡的過程。
所以,筆者認為,除非有更多更大的資金量涌入,否則,短期內大盤藍籌股不具備風雲再起的條件。小盤成長與低價題材類股票的波段機會更多,更具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