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老百姓擁有公平正義的“獲得感”

  • 發佈時間:2015-03-13 05:45: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小組會議,討論“兩高”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就平等保護非公經濟、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常遇到‘玻璃門’、‘彈簧門’問題,他們的合法權益需要健全的法律體制予以保護。”報告中提到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這讓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聯主席孫明感到“眼前一亮”。“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合法權益,這是繁榮市場經濟、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良好開端。”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説,為平等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早在2011年底,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就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於審理融資租賃物權屬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最近,圍繞自貿區建設,天津市正在籌劃設立自貿區法庭,從而實現司法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銜接。

  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司法保護。“智慧財産權法院的設立,實現了跨區域管轄,這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了各地對智慧財産權案件的審理裁判標準。”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建議,下一步應設立智慧財産權上訴法院,以提升專業性。

  以公開促公正

  “最高法報告中‘我們深感自責’、‘勇於向自身開刀’等表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天津代表團審議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馮淑萍説。她接著發問,“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能,可是,檢察機關屢次表示‘不敢監督’,為什麼?”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於世平回應説,“實際工作中,我們確實存在‘不敢監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有的領導幹部‘打招呼’、‘遞條子’。目前,我們正在落實中央關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這將有助於檢察機關獨立公正行使職能。”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老齡産業協會會長陳傳書看來,現在領導幹部干預司法的力度在減弱,要保障司法公正,必須加強法官辦案的制衡機制,加大辦錯案的責任追究力度,建立法官對案件的終身責任制。

  “以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是重慶代表團熱議的話題。代表們認為,司法公開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重要進展,司法公開是推進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去年,全國法院系統大力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和執行資訊的公開,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可以説前所未有。報告中也提到,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網就在我國,這充分顯示了司法自信。”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錢鋒在審議發言中説。

  讓群眾感受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的陽光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就是要讓老百姓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種公平正義的“獲得感”,需要人民法院和檢察機關的“真抓實幹”。

  “作為企業代表,我感受到了司法文明帶來的變化。”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素明説,去年公司上市後,淮安中院很快給他送來一本《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範服務手冊》,從資訊披露、股權管理、關聯交易、信用風險等方面給予提示和建議。“對這樣的司法為民服務,我要點讚。”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很關注報告中關於加強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要求。“以最近廣東南沙區為例,港澳居民能夠成為人民陪審員參與涉港澳民商事案件的審理,這是值得推廣的。”

  “日前,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文件正式印發,其中提出由司法行政機關來負責人民監督員的遴選配置,這是從體制外對檢察機關進行有效制約監督,符合司法規律。”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法制辦主任王學成説,“兩高”報告體現了我國司法改革中的法制化要求。比如,最高法院報告中第一次講到接受人民檢察院的訴訟監督,反過來,最高檢報告中主動提到接受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制約。

  “民主制度不僅僅是立法民主、行政民主,更重要的是司法民主。要通過科學的司法,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借助手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聾人協會副主席于兵表達了自己對今年“兩高”工作報告的體會。報告中提到堅決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侵害殘疾人、老年人和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合法權益的犯罪,這給於兵委員留下深刻印象。他提出,在審判中應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安排監護人和其他陪同人員,擴大殘疾人陪審人員的範疇範圍,避免在殘疾人群體身上發生冤假錯案。

  (本報記者 李萬祥 廉 丹 亢 舒 韓秉志 崔文苑 佘惠敏 陳發明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