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先行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12 21:30: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子晨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數十次提到“三農”數據,並以較大篇幅針對未來農業和農村發展建設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方案部署,制定了量化目標。這不僅彰顯了“三農”在國民經濟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分量,也體現了農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今後我們不能再追求‘十二連增’,甚至‘二十連增’,必須加快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升級換代。”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説出了不少深耕農業領域政協委員的心聲。而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委員們紛紛開出了藥方,其中在傳統農業中注入智慧的資訊化因素是一個大方向。

  轉型迫切

  錢克明把我國農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原因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我國農業投入邊際效益明顯下降,環境容量逼近極限,資源約束進一步趨緊,原有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二是我國居民消費已由數量擴張階段轉入結構升級階段,在農業上主要表現為對動物性産品的消費增加、對品質安全的要求提高、對田園風光的嚮往及對農耕文明的懷念,這對農業結構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受國際市場影響加深,原有支援調控政策的效果已大打折扣;四是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不斷發展,政策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看來,雖然中央連續12年出臺一號文件扶持“三農”發展,但並未扭轉農村要素外流加劇的局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迅速推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農業勞動力老弱化問題日趨突出,農村空心化、農業副業化問題不斷加重。因此,今年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為題的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恰逢其時,也迫在眉睫。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分子農業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道文表示,國內外糧食差價和全球一體化正倒逼農業現代化加快腳步。“政府要引導和加快農業規模化、機械化、區域化、資訊化的結合,並在條件適合的地區開展試點,更好地帶動和促進農業産業化、現代化。”

  方向已明

  “目前我國農業支援目標是增加産出,政策導向是鼓勵農民加大投入。今後政策支援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支援方向要實現‘兩個轉變’,即引導生産方式向更加節水、節肥、節藥、優質、安全、生態、高效的可持續方向轉變;引導經營方式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組織化、資訊化的現代農業方向轉變。”錢克明説。

  而借由網際網路、資訊化的發展推動農業的轉型升級,正是當下“農業人”最大的期待和努力方向。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浙江省副主委、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波就表示,整合物聯網、雲計算等資訊技術,實現農業生産環境的智慧感知、智慧預警、智慧分析、專家線上指導,為農業生産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慧化決策。“智慧農業”已在促進農業增産增收、節約資源、作物多樣化和農産品安全等方面凸顯優勢。

  “但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轉型升級還存在一些問題,譬如農業規模小、經營分散的生産方式給物聯網和資訊技術的應用造成很大困難,‘智慧農業’發展層次總體偏低,花卉、中藥材、蔬菜、畜禽養殖企業試用農業物聯網,技術設備提供商和農業企業往往因投入高而望而卻步。”對此,張波建議,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提高“智慧農業”發展戰略地位;加強農業資訊資源建設,完善資源數據庫,實現農業數據資訊的智慧共用;加強農村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戶農業資訊資源的可及性;實施“智慧農業”重點工程,形成規模效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