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並存

  • 發佈時間:2015-03-12 11:4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重慶3月12日電(記者徐旭忠 牟旭 趙宇航)2017年夏,重慶力帆集團位於俄羅斯利佩茨克州的整車工廠預計將建成投産,這是力帆汽車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後,像力帆一樣的中國西部企業看到了“走西口”的機遇,不少企業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在歐亞大陸新興市場挖掘第一桶金。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企業對未知市場估計不足而吃了虧。

  近年來,寧夏和阿拉伯國家日漸熱絡的交流合作讓金通控股集團看到了商機。作為國內大型黃金珠寶生産加工企業,金通控股集團的黃金珠寶首飾主要面對阿拉伯國家市場。

  2013年,集團通過中阿博覽會達成意向,投資6.6億元建設西部黃金珠寶文化産業園,將深圳的黃金加工産業鏈轉移到銀川綜合保稅區。

  “銀川最吸引我的就是將要開通的迪拜直航。黃金行業進送貨都是人工攜帶。往返‘銀川-迪拜’直航路線要比“深圳-香港-迪拜”路線節省6個小時,成本節省2萬元,一年就能節省近2000萬元。另外,銀川的用工成本也比深圳低很多。”該集團副總裁劉政志説。

  向西開放一個重要意義在於,為企業打開了從中亞到南亞、西亞、中東歐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蘭石集團是國內石油鑽採、煉化裝備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依託自身強大的高端裝備製造研發能力以及價格優勢,已成功進入中亞和俄羅斯市場。

  蘭石集團董事長楊建忠説,“中亞國家和俄羅斯是油氣資源富集區域,對鑽採煉化設備需求大,2013年土庫曼向我們訂購了7台石油鑽機,2014年5月又追加訂購8台,合同總金額9.5億元。目前,集團裝備製造業務三分之一的份額來自國外,蘭石俄羅斯公司等國外分公司也在籌建中。”

  向西開放雖然給企業帶來無限商機,但由於歐亞大陸腹地整體開放程度低,投資壁壘多,市場環境不規範等原因,讓一些“走西口”的企業擔憂投資風險。

  例如,陜煤集團在歐亞大陸腹地新興市場投資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負責該項目的中亞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梁玉昆介紹説,2009年,陜煤集團在吉爾吉斯斯坦卡拉巴德市投資建設80萬噸煉油項目。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壁壘讓這個項目的建設步履維艱,原本計劃1年半的工期,延長到5年。項目最終投資額竟是預算的好幾倍。

  專家表示,向西開放的對象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開放程度低、市場秩序尚不成熟,和這些國家開展貿易、投資,應該以政府行為作為先導。在雙方初期磨合中,問題矛盾較多,這些政府間項目可以調動國家力量協調處理。待雙方互相了解,建立暢通的協調機制後,企業自發的走出去行為方可跟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