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補貼更多惠及經營主體——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市長喬新江

  • 發佈時間:2015-03-11 15:36: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糧食産量要穩定在1.1萬億斤以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供給。無論財政多困難,惠農政策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支農資金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農業想要發展,國家就需要不斷加大對農業補貼的投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市長喬新江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在增加農民收入、支援農業生産方面效果很好,但是補貼目標仍然不夠清晰、作用發揮受到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還比較少,需要進一步強化。

  喬新江介紹,信陽作為糧食生産大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200萬畝以上。2014年,信陽連續第三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市”稱號。針對現代農業建設,喬新江建議,國家應繼續擴大補貼對象,促進補貼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或産量對生産者補貼試點,提高補貼精準性、指向性;從國家農機購置補貼中劃出專門資金,對農機大戶和合作社進行購機補貼;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部分服務範圍廣、操作水準高、信用評價好的農機大戶或者合作社,直接獎勵大型農機具或重點作業環節農業機械。

  “目前,中央、省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工作經費標準是按統計面積每畝補貼15元。根據信陽市試點地區的工作開展情況看,每畝需經費30元左右,而且實際測量土地面積遠遠超過統計面積,資金缺口較大。信陽市財政狀況緊張,建議國家配套更多資金,促進工作順利開展。”喬新江説。

  近年來,隨著水稻規範化栽培技術、旱育秧、拋秧等輕型栽培技術的推廣普及,水稻品種和農藥品種的更換以及異常氣候的影響,導致信陽市水稻害蟲種類、種群及其發生規律出現較大變化,特別是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遷飛性害蟲、流行性病害給農業生産造成損失。而實行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喬新江建議,國家今年應加大對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實施力度,重點扶持一批有規模、有裝備的大型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統防統治、應急防治,推進群防群治,提高防治組織化程度和科學化水準,有效控制重大病蟲危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