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減貧125萬 四川用改革之手“拔窮根”
- 發佈時間:2015-03-11 12:11: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成都3月11日電(記者陳地)阿苦呷莫是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洛呷村的村民。過去,一家人居住在海拔2170米的大山上。2012年,四川省啟動彝家新寨建設。第二年,他們和其他53戶村民一起搬進了新寨。
近年來,四川省創新扶貧機制,“扶真窮”“拔窮根”,通過實施精準扶貧、改革政績導向、撬動社會力量等,2014年減少貧困人口125萬人,2015年計劃再減貧逾100萬人。
精準扶貧,把扶貧之水澆在“窮根”上
“相比過去的土坯房,如今的居住條件好了很多。”阿苦呷莫説,更讓人高興的是,學校就辦在新寨裏,小女兒不用再像她哥哥上學時那樣,天不亮就得起床趕路了。
四川省現有625萬農村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彝區、藏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這“四大片區”,全省逾六成貧困人口集中於此,是四川扶貧開發難啃的“硬骨頭”。
為此,四川省實施了“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精準扶貧。“四大片區”去年減少貧困人口34.64萬人,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正加快成為現實。
創新機制,改革政績考核指揮棒
四川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如何啃下貧困“硬骨頭”?四川選擇了向改革要動力。
改革政績考核指揮棒,成為四川大刀闊斧改革扶貧開發機制的“第一刀”。根據規定,四川省對88個扶貧重點縣增加了扶貧成果、農民增收等考核權重,把工作重點引導到扶貧開發上來。
扶貧資金有限,為避免“撒胡椒面”,四川省創新改革扶貧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整合各級財政資金、對口援助資金、信貸資金、社會資金等扶貧資金。去年採取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方式,切塊到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達21.7億元。
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強了基層幹部扶貧開發的動力和能力。廣元市利州區政府辦駐春風村工作組精準識別出貧困人口36戶,制定了兩年的個性化幫扶“套餐”。短短一年內,村民每人平均收入增加了1600元。
目前,四川省仍在不斷創新扶貧機制: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攜手金融機構籌設扶貧貸款風險擔保基金;簽署金融扶貧戰略協議……
?多維聯動,社會扶貧開啟“加速度”
為了不讓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老鄉捧著青山綠水“金飯碗”吃不飽飯,“農家樂發源地”成都郫縣把經驗“拷貝”到雪域高原,打造了一座旅遊新村,農民每人平均年增收2500元。
這是四川探索定點扶貧等社會扶貧方式的一個縮影。四川省移民扶貧局局長張谷説,扶貧脫困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從定點扶貧到東西協作,從軍隊、武警部隊扶貧到企業和社會各界伸援手,社會扶貧這幾年加速推進,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在去年我國首個“扶貧日”當日,四川省啟動了“結對認親,愛心扶貧”公益活動,正式上線“四川愛心扶貧網”。兩個月後公示捐款情況時,四川省共募集善款2100多萬元,意向性捐款近1.2億元。
“找出最貧窮的人、列出最急需的事,讓受援雙方直接見面,無仲介、去中心式扶貧。”在張谷看來,這個“直通車式”社會扶貧網路平臺,將有效破解社會扶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