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是科技創新的熱土

  • 發佈時間:2015-03-10 21:31:15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特別希望能擁有與矽谷一樣的創新企業,中國人接受創新事物的願望極其強烈”,中國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在中國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上,光啟要完成“改變世界的創新項目”。

  2010年,5名曾在美國杜克大學學習或工作的海歸在深圳成立了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名字出自中國明代科學家徐光啟。當時年僅26歲的劉若鵬,杜克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系博士,擔任院長。2014年,光啟科學在香港上市。

  隱身衣、“鋼鐵俠”飛行器、空間技術平臺“雲端”號和“旅行者”號,這些科幻小説中的關鍵詞,是光啟科學正在研究的部分重點項目。

  劉若鵬對以隱身衣為代表的超材料研究解釋説,依靠超級電腦和微納加工工藝的飛躍式進步,人類現在對於能量和物質交互反應已經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調控能力。光啟科學的重點工作之一,正是根據特殊物質導致資訊變化的科學規律設計特殊功能部件和材料。

  談及為何選擇回國創業,這位站在科技前沿的追夢人道出看好中國的三大理由:

  首先,對於中國人來説,在祖國進行科技創新沒有禁區。由於超材料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華人科學家在美國進入這一領域限制會很多。若在矽谷創業,“光啟肯定會改進研究方向”。

  其次,中國強勁的經濟為本土高科技企業提供了不遜於美國矽谷的資本回報機會。高科技企業從創建到營利,可能會有漫長的過程,其間淘汰比例非常高。在美國,99%以上的高科技創新企業無法打通從科研到産業的鴻溝,但僅僅依靠成功勝出的那不到1%,美國就出現了蘋果、微軟、英特爾、谷歌、臉書……

  劉若鵬説,在艱難的創業期,高科技企業需要依賴風險投資和股票市場資金的支援。光啟科學以20萬元人民幣在中國創業,數次收到來自中國的風險投資擴大規模,接著在香港上市。短短數年,在公司尚未實現營利的情況下,股票市值已經飆升超過300億港幣,創造了資本市場奇跡,證明了中國市場經濟的強大力量。

  他還認為,中國對於本土高科技創新企業的極度渴求正在迅速改善創業環境。相比于矽谷,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創業環境仍有許多不足。究其原因,重要的一點是在近代的數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都不是弄潮兒,而是跟隨者,這造成中國人普遍對於工業革命中的創新規律缺少切膚感受。然而,中國對於擁有先進創新企業的願望極其強烈,人心齊,泰山移。這種集體渴望推動中國市場環境迅速變化,科技創新企業正在擁有更多的機會。

  不僅有光啟的超材料,基因檢測、遙控飛機、手機3D技術……中國已擁有處於世界前沿的科技創新公司。只要中國改革開放繼續深入,政府繼續有序地向高科技公司開放市場,中國商業界就完全有可能成長出未來世界的科技巨擘,劉若鵬説,“愛喝咖啡的(美國人)能做成的事,愛喝茶的(中國人)也能做成。”(據新華社雪梨3月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